IFIMES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俄羅斯 南亞 國際秩序 歐盟
【IFIMES】烏克蘭危機迫在眉睫 威脅國際秩序 Ukraine: Looming crisis, fracturing International Order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三個月,對國際政治形勢帶來不少衝擊。就開戰背景及其影響,本文章會以四大範疇,分別為歷史、軍事及政治、法理、及意識形態,提供可作分析是次俄烏戰爭的不同角度及層次。就歷史背景而言,東正教及天主教的分裂為東西歐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軍政角度,除了俄羅斯對北約東擴可能有所顧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對內俄裔政策亦可能有所關連。從國際法的角度,聯合國憲章,北約行動的合法性,以至比較入侵烏克蘭及入侵伊拉克,均具分析價值。最後在意識形態方面,資本主義的危機,東歐西化,納粹主義及反納粹主義,民主化倒退等等皆值得研究。這些因素放到國際及東南亞政治上,可引申出三大研究問題,如核戰的可能性,泛亞地區的不穩定,以及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歐盟 環境保護
【IFIMES】論歐洲能源及依賴 Of Energy and Dependencies in Europe
氣候變化對於歐洲乃至全球也是個不容忽視的挑戰。就歐洲,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地區而言,密集的城市設計加上頻繁的經濟活動,使極端天氣及暖化問題變得日益嚴重。有見及此,不少歐洲國家開始由城市入手,緩和相關問題。本文舉出歐洲城市如巴素爾及史特加有關綠化法例的例子,指出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角色。在歐盟多層次治理(multilevel governance)的框架下,政府和市民需共同努力,方可緩和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俄羅斯 北美 地區研究 歐盟
【IFIMES】歐洲烏克蘭化 抑或烏克蘭歐洲化?Ukrainianization of Europe or Europeanisation of Ukraine
烏克蘭危機經已演變成戰爭,而國際社會亦因而明顯分裂成歐美及俄羅斯兩大陣營,彷彿回到冷戰時期。面對這場看不到出口的戰爭,筆者以一戰二戰時期的歐洲歷史,提供一些更闊、非一般的觀點。身處一個政治被瑣碎化,簡化成二元對立的時代,要重蹈二十世紀30年代納粹主義及法西斯主義崛起的覆徹,我們應當明白無知的可怕之處,回顧歷史並從中學習。要了解俄羅斯為何對中歐勢力如此抗拒(由德國納粹時期開始),最大原因也許是地緣政治。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附近缺乏山脈之類天然地形防守來自西方的威脅,所以史太林當年便以東歐共同體的方式向西南方拓展勢力範圍,以保護莫斯科。另一原因是二戰後明明蘇聯才是納粹主義的最大受害者,美國戰後支援的受惠者黑卻只有西歐;歷史書更重點放大歐洲及猶太人為受害者,經常忽略蘇聯在二戰中超過二千萬的平民傷亡。從種種歷史背景可見,東歐在地緣政治上一直處於較被動角色,亦是俄羅斯極重視的地區。即使難以接受,但東歐受中西歐日益影響,對俄羅斯的挑戰可能比想像中大。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IFIMES】阿富汗正在重現南越西貢歷史?Saigonisation of Afghanistan ?
美軍現時從阿富汗撤軍亦為當地政府和人民遺留下很多問題。當中曾經協助美軍作戰和翻譯的阿富汗人民都開始為自己的生命安全感到憂慮,如同越戰後協助外國軍隊的南越人民處境一樣。然而,阿富汗戰爭作為美國在近代發動的最長戰爭,又是否能稱為「任務完成」或只是「達成目標」?
俄羅斯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IFIMES】希望與承諾的美俄峰會 AFTER THE BIDEN-PUTIN GENEVA SUMMIT: OF PRISONER’S DILEMMA AND CONFRONTATIONAL NOSTALGIA
縱使美俄兩國在人權議題,網絡安全和其他問題上各自展述立場和意見,但仍然是在預期中出現的情況。可是,兩國共同成立工作組應對網絡攻擊,亦就烏克蘭問題互換意見,顯示出雙方正盡力實現戰略穩定。美國與俄羅斯關係無可避免地影響著世界,正好兩國在這次峰會中所作出的承諾是能為世界帶來希望的承諾,讓峰會變得令人難忘。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IFIMES】分治主義下的巴爾幹地區 From Partition Studies to Partition Interventions: Brief History of a Lasting Yugoslav Misery
然而,歐洲共同體忘記了實際邊邊界劃分只能透過衝突和戰爭所達成,導致波斯尼亞主權被分裂成三個民族宗教相同的社區,最終爆發波斯尼亞戰爭。作者Dr. Zlatko Hadžidedić認為,相同民族宗教國家主義由最初的管治人口和地區穩定目的,轉變到後期只為穩定地緣政治而存在,同時對計劃過份理想化。
北美 地區研究 東亞 歐盟
【IFIMES】歐盟和跨大西洋關係與南半球 The EU trans-Atlantic relations and the global South
這些問題為拉丁美洲各地製造政治不穩定,導致民眾不斷尋求改革。因此拉丁美洲比以往更加需要歐盟和英國更多的援助,從災難中復甦。現時正是歐盟和英國提供政治支援、知識和解決方法的最好時機,從而加強與拉丁美洲的夥伴關係。未來歐洲的跨大西洋合作不應僅限於北美大陸,更應積極推動加勒比和南美洲參與,成為可行且可持續的合作模式。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IFIMES】北溪二號:獲取或避免?為何德國拒絕在制裁壓力下屈服 Nord Stream 2: To Gain or to Refrain? Why Germany Refuses to Bend under Sanctions Pressure
政治和經濟之間總是緊密交織,北溪二號雖然是一個私人資助的商業專案,但是也有其政治影響。學者提出,圍繞北溪二號管道建設而爆發的制裁戰爭可能性很高。出於地緣經濟的考慮,以及對於破壞潛在的「能源聯盟」的擔憂,斯洛伐克、烏克蘭和波蘭在內的許多東歐國家也反對輸油管道專案,成為北溪二號的對立國。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IFIMES】維也納進程:歐洲小型邊際主義及其戰略鄰里未來 Vienna Process: Minilateralism for the future of Europe and its strategic neighbourhood
另一個關鍵是,在全球和區域壓力下,小型邊際主義的新概念值得關注。各州設立越來越多地參與一系列靈活、臨時框架,其成員並沒有固定,具體成員因情境、利益、價值觀或相關能力而異。這些合作成員組織往往是「小型的」,是一個多層次的「自下而上」的組織;而不是普遍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中心化的。作者提出,小型邊際主義未嘗是歐洲與地中海地區的未來。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IFIMES】 維也納進程中的馬爾他總統:歐洲與她的鄰里 President of Malta at the Vienna Process: No Europe without its Neighborhood
he following content is provided by IFIMES (Author: Eugene Matos de Lara)   編輯摘要   3月8日,EU Commissioner for European Neighbourhood and Enlargement及 Excellency Olivér Várhelyi. Still…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北美 地區研究 歐盟
【IFIMES】美國、英國、歐盟——變動中的“三角關係”The US, UK and the EU – Triangle of variable geometry
作者認為,儘管英美之間的貿易意義非凡,但他推測拜登政府或會對歐美貿易更感興趣。當然,這都是未知之數。隨著美國新政府向歐洲世界的發展,歐洲和跨大西洋關係將更令人拭目以待。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歐盟 非洲
【IFIMES】維也納進程:重振赫爾辛基協議精神與地中海地區 Vienna Process: Reinvigorating the Spirit of Helsinki for Mediterranean
冷戰後,人們普遍認為飽受衝突困擾的地中海地區可以籍歐洲一體化的機遇進入歐洲市場,有利地中海地區的地區安全、經濟發展。然而,這個地中海願景並沒有實現。在「九一一」事件後,地中海地區的安全問題更是受人矚目。儘管如此,歐洲與地中海、地中海與非洲之間的聯繫又是十分緊密,卻都沒有由互相依存的關係變為融合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