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BS】印尼棕櫚油精煉所造成環境污染對於印尼發展前景有什麽影響?
【馮嘉誠】在棕櫚油的出產和出口方面,印尼在全球都無出其右。棕櫚油的用途極爲廣泛,由工業到醫療再到食品製作,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然而,棕櫚油的生產本身造成極大的環境破壞問題,導致了許多和印尼有經貿關係的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盟,已經就此作出警告。持續的歇澤而漁,是如何損害印尼在國際間的經貿地位和影響它的發展?

【CIBS】不可持續發展造成的環境災難有什麽社會性的後果?
本刊研究員陳希彤前擔任 RTHK香港電台節目CIBS嘉賓。
【陳希彤】從美國芬琳特市的水資源污染危機説起,爲什麽這場人爲的發展災害對於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影響有層次之分?美國作爲一個第一世界國家,又爲什麽會出現如此“第三世界”的悲劇?

【國際政經點‧線‧面】 東盟:局部局域經濟整合的紅利
在全球化浪潮下,地區性經濟整合組織的地位對於單一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越發重要。尤其是近年發展猛迅的東盟,有望成爲霸占全球過半GDP的中,美,歐盟以外的第四大巨頭。本節將簡介越南,菲律賓以及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全球化的“模範生”在擁抱和參與區域貿易自由化的努力,尤其是通過東盟減少與鄰國的貿易成本,同時吸納外資投產工業等舉措如何逐步轉化成和富裕國家拉近距離的成果。

【國際政經點‧線‧面】 虛擬貨幣的政治經濟學
在一些理想主義者的眼裏,脫離了中央銀行控制供給的虛擬貨幣斷絕了政府的干預,央行和政治人物們不再具有讓貨幣貶值去刺激經濟的能力,被支持者認爲可以將虛擬貨幣當作保值產品的依據。作爲08年後興起的熱潮,Bitcoin的興起部分係源自浩劫的惶恐,根源是對於政治制度不信任的民衆保護自己財產的願望。但實際上,虛擬貨幣本身的設計理念和實際經濟運作的距離又有多遠?

【國際政經點‧線‧面】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國家:日本與廣場協議
1985年的廣場協議,雖然表面上造成了日本泡沫經濟的起源,但是卻也幫助了日本經濟轉型以及產業鏈升級的進程。所謂的“失去的十年”是廣場協議的錯嗎?

【國際政經點‧線‧面】 非洲與東南亞的崛起
全球化經濟整合的最大要點,是為了最大化國家之間的區域比較優勢,藉由市場調控專業化分工和多元需求為各國各取所需的一個過程。企業正是利用這種進程壯大自身,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的中小企又如何利用科技的優勢?在利用網絡優勢構建跨國物流和產業鏈的時候,這些國家的政策又如何影響這些中小企的發展?

【國際政經點‧線‧面】全球貿易系統的根本:世界貿易組織
隨著多邊合作逐漸成為全球化貿易的基礎,世界貿易組織的存在對於全球經濟貿易發展來說變得越發重要。雖然二戰後美國帶頭實施了關稅及貿易總協定,但隨著政經趨勢的多極化,如今的貿易規則下美國並非必然的獲益者,那麼是否意味著世界貿易組織的政治基礎已經崩潰?

【國際政經點‧線‧面】國際政治經濟與個人福祉
2008年金融危機,央行放水,為美國股市創造十年牛市,同時間亦將全球化既進程加速。再加上科技既發展,經濟全球化的進度,對於二次大戰之後的全球貿易和政治體系,包括勞工市場和消費方式的衝擊亦極大。過去十年,新的機會,和新的問題一樣,接踵而至。一位擁有有關貿易,政治同產業鏈等知識的市民,對比起不具備此條件的人,他的視野,會為他帶來什麽?而缺乏這種視野既人,又少了什麽?

【國際政經點‧線‧面】 小國如何在全球政經系統系統中獲利?
在全世界超過一半的GDP和超過三分一貿易流動都從中美歐三個經濟體之間產生的事實下,大區之間的傾軋對於在這三個經濟體規管和貿易引力半徑以内的小國有更大的影響。雖然挑戰繁多,但是在合適的戰略和充分的經濟規劃眼光下,小國可以凴著自身靈活的優勢去填補大經濟體之間在全球供應鏈的空隙。

【國際政經點‧線‧面】 航空政治經濟學:全球物流大動脈
由客運到貨運,在全球價值鏈越加緊密的當下,航空物流鏈的組成,安全和規管就成爲了各國政府以及企業必爭之地。國際之間的航權爭鬥,國家航空之間的競賽等等,促成了我們今日全球化的消費市場。到達我們手上的貨品,是多少個國家政府以及國家級企業博弈下的產物?

【國際政經點‧線‧面】 南韓如何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實現民主化?
傾全國之力,南韓從韓戰的廢墟中重新站起來,憑著“漢江奇跡”轉型,和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在九十年代被稱為亞洲四小龍。然而,這個過程遠非一帆風順,從右翼軍政府執政到1987年第一次民主選舉,再到現今席捲全球的KPop+韓國製造電子產品,韓國人如何一次次的剋服困難,創造自己的未來?而今日,韓國又面臨著什麽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