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璟荃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東盟 歐盟
【聯合早報特約】 一座城市的自我修養:如何成爲國際金融中心,又如何失去地位?
在世界金融中心角逐中,倫敦曾與紐約不相上下,甚至多次獲得Z/Yen思想坦克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ers Index)中第一名的寶座。然而,自從2016年英國脫歐後,倫敦的成績再也不及紐約,連歐洲金融首都的地位都漸漸受到威脅。在2020年三月發布的指數中,倫敦的分數大幅衰退31分,是西歐前20金融中心分數衰退最多的城市。另一方面,受反送中運動影響,香港2020年衰退34分,排名也自全球第三滑落至第六,被東京、新加坡和上海小幅超前。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量化寬鬆:飲鳩止渴背後的危與機
離金融海嘯已過了逾十年,各國央行也推出不同情形、不同版本的QE,即使理論仍受爭議,經濟學家也已有案例可觀察QE實際效果,也漸漸研究出QE的各種理論和實際效力。本質上,量化寬鬆雖然似乎能夠在短期内穩定經濟,對於經濟長遠的影響似乎弊大於利。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武漢肺炎下的新興市場:積弊已久的阿根廷會成爲債務危機的第一塊骨牌嗎?
新興國家為了解救國民而大幅提升政府花費,「軟性違約」恐怕會成為未來幾個月的熱議題。投資人需妥善協助政府度過疫情後的經濟難關,給予更多寬限、減息,全球才可避免多國倒債、債務市場崩塌而陷入更深的泥沼。對新興市場投資人來說,阿根廷恐怕只是個開端。
中東/中亞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當油價比漢堡便宜:油價低迷造成的全球經濟骨牌效應
原油在疫情下出現史詩級崩潰,然而這一波衝擊的影響絕不僅限於經濟停擺的非常時期。低油價放大產油新興國家所面臨的經濟、社會問題,而這波低油價也可能迫使主流經濟國家延長疫情下推出救援財務、貨幣政策。油價走勢難以預料,但政府、央行需積極處理,以防後患。
地區研究 歐盟 環境保護
【聯合早報特約】歐盟氣候法草案雖值嘉許仍缺乏約束力
歐盟必須以自身為典範,儘早遞出2030年以前完善的氣候變遷計畫,藉此要求其他貿易國訂下更嚴謹的氣候變遷計畫。不然,以現況來看,就算歐盟獨立達到2050碳中和的長期目標,要將暖化控制在1.5度,將會非常困難。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環境保護
【Glocal 獨家訪談】EDHEC-Risk Institute Interview: Future of Sustainable Investing
The conference participants included over 50 academic scholars and 140 professionals from wealth management, banks, institutional invsetors and others. Following the conference, Professor Riccardo Rebonato…
地區研究 歐盟 環境保護
【Yahoo論壇特約】核能是必要之惡嗎?從法德能源轉型各自難題看歐盟能源轉型危機
要解決這種結構性問題,並提供汎歐的能源轉型紓解措施,歐盟需對核能在能源轉型的定位更明確之餘,亦不應盲目地順從比如歐洲綠黨等教條式環保政黨倡導的一刀切廢核、兼漫無目的地建造再生能源的政策方向。歐盟應專注於增進成員國之間的互助,讓來自技術較成熟國家的再生能源和現有核能成為其他成員國的「過渡能源」,更有效的幫助綠色能源在歐洲成長。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環境保護
【聯合早報特約】歐盟能源轉型必須“過三關” 發展平衡,經濟體系改革,公民社會缺一不可
能源轉型需要所有成員一起合作解決整個歐盟的問題。為了使能源轉型在整個歐洲成功,國家之間需更深一步整合,在現有的歐盟框架内讓先進國幫助開發中國家,令歐洲的經濟分歧不嚴重惡化。而歐洲領導需與公民一同討論如何制定完整的能源轉型政策,在不失去「社會正義」的情況下,達到「環境正義」。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環境保護
【信報特約】亞馬遜大火:伐林“發大財”的人禍
巴西的例子説明,在政客和商賈合流駕駛國家機器透支環境資源的情況下,短期内國際壓力是極難控制傷害的。最終,只有作爲消費者的全球大衆,有能力用自己的錢包扭轉局勢。然而,又有多少人真的做到?
南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UDN轉角國際特約】莫迪能讓印度追上中國嗎?
莫迪政府近年來一系列的「重商政策」,似乎未能為印度帶來更有效的經濟成長之餘,也沒有配合印度本身人口紅利的措施,反倒令本來就不寬裕的社會資源分配更爲緊張,長遠發展將受到極大的窒礙。莫迪政府領導印度追趕中國的路,仍然非常遙遠。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天龍人養成機器?法國「ENA」菁英學校的存廢爭議
部分政治家和商界領袖認為廢除ENA的作法太極端,並建議馬克宏政府應專注於改革ENA的入學考試,以讓ENA招生制度更加開放,但以建校使命「讓公職選拔多元化」來說,ENA恐怕已無法對今日的法國社會做出特殊貢獻。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環境保護
【信報特約】美民主黨新星725萬億元的夢
AOC的綠能新政不僅是針對某些產業的改革,更不是包裝在綠能改革下的社會主義政策。雖然將各部分分開獲得的支持率可能更高,卻無法達到AOC原先計劃的效果。因此,AOC在各個節目和活動中爭取曝光率,詳細的解釋她對綠色新政的視野和目標,希望可以藉由草根運動來推廣這次的改革。綠能新政有如羅斯福的新政一樣,是一場動員全國的經濟實驗,也是改變整套系統的完整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