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歐盟
【左右紅藍綠】國際視野:北約峰會與美歐之間的政治角力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左右紅藍綠》主持。【尹子軒】//馬克龍認為北約這種以美國作最終保障,對歐盟來說等同全球秩序軍事保險的機制,已經由於特朗普的單邊主義而陷入所謂「腦死亡」狀態。//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信報特約】法深層次改革 回應示威訴求
假如《禁頭巾法》,或者《反破壞者法》中的蒙面示威禁令日後惹來巨大反對聲音,影響馬克龍連任或共和前進黨的選情,相關法例自然有所修訂,而非如香港特區政府般,修訂與否都會出現憲制危機,甚至修訂權都不在自己手上──緊急法令下的急就章,與經過完整立法程序並獲監督的法律,的確是兩回事。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天龍人養成機器?法國「ENA」菁英學校的存廢爭議
部分政治家和商界領袖認為廢除ENA的作法太極端,並建議馬克宏政府應專注於改革ENA的入學考試,以讓ENA招生制度更加開放,但以建校使命「讓公職選拔多元化」來說,ENA恐怕已無法對今日的法國社會做出特殊貢獻。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Yahoo論壇特約】馬克龍的新法國:“黃背心“騷動的脈絡
以現況來說,儘管馬克龍獨當一面的執政方式常被批評強硬又獨行,但他的改革政策確實讓法國更有競爭力,也更能吸引企業在法國投資與招聘新人。即便許多改革的效果在短期內並不明顯,大部分的政策不但受許多經濟學家推薦,更確實是針對法國經濟長期以來的問題所提出的對策。馬克龍無疑是對了法國經濟下了猛藥,但或許他獨排眾議的改革政策正是解決法國長年高失業率這個腫瘤的最佳良藥。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信報特約】法國能重新崛起帶領歐盟整合嗎?
除了經濟潛力之外,法國成為未來的歐盟領袖還有結構性的原因。首先,法國不但沒有人口結構問題,國內消費力更是全歐盟最高之一。即使債務和國內生產總額達比例90%,法國的債務也不像南歐其他國家不受控制,且今年的財政擴張也是以減少福利更多投資與培訓為出發點。如果順利,馬克龍和默克爾的歐盟總體預算計劃更是可以幫助法國控制債務比例。與保守的德國相比,如果歐盟希望可以帶動消費力和通膨正常化,或許馬克龍的法國更適合成為新的領導。
歐盟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搶救農業大作戰:從戴高樂到馬克龍,法國的農業改革路

對歐盟而言,川普時代的美國霸權不再,且逐漸向保護主義傾斜,共同防禦以及教育開支的重要性於是開始超越農業,歐盟對於農業一直以來的過分保護也必須迎來轉型。在新的「7年歐盟預算」,歷史性地增加至全歐盟27國GDP的1.3%之下,馬克宏改革農業,除了可以加固法國以至歐元區經濟復蘇的前景,也間接讓歐盟能騰出經濟整合轉型所需要的資源。

Macron & Xi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新戴高樂主義”馬克龍遇上習近平

在新的國際秩序尚在形成當中,歐盟以及中國各自有鞏固勢力的障礙的前提下,不難相信,在法國自己的產業亦正被中國所威脅下的馬克龍代表歐盟以及法國對於中國所釋放的善意,僅僅是北京和巴黎當局初步試探彼此的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