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耀斌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宏觀政經 歐盟
【明報特約】西方經濟上援烏抗俄的三大關鍵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歐日等西方陣營國家先後在軍事(及經濟)上支援烏克蘭,也實施針對俄羅斯能源業及金融業為主的制裁措施,不過源於歐洲長久以來依賴入口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加上德國和匈牙利不願意對俄羅斯過份強硬,歐盟早前的制裁俄羅斯政策力度遠不及美國。經過了5月30至31日的歐盟峰會後,歐盟推出第六輪制裁俄羅斯措施,最受外界注目的部份,是歐盟各國同意合共減少九成(詳情下文另述)入口俄羅斯石油,以及歐盟與英國聯手禁止歐英的保險及再保險公司,為運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提供保險。歐盟這一輪公佈的制裁措施,較對上五輪更集中和更加徹底,但由於政策執行需時,加上俄羅斯能源產業並非單純因西方制裁便會(短期內)被削弱,最終會否對俄羅斯經濟帶來致命衝擊,宏觀來看可從三大方向觀察。
Source: Unsplash, by Ekrem Osmanoglu
中東/中亞 宏觀政經
【明報特約】中東兩大國借俄烏戰爭展示自主外交定位 力爭擺脫美國影響力

俄烏戰爭勝負尚未可知,但即使俄羅斯最後敗走並引致普京下台,對沙阿兩國來說,俄羅斯已經在兩國押上了利益,不論結果如何也必定是最終贏家。這不代表兩國將會離棄美國(只要石油美元和伊朗仍然存在,兩國也沒有這個能力),但當土耳其成為了「北約孤狼」,以色列得到《亞伯拉罕協議》(Abraham Accords)加持後開展外交新一頁,沙阿兩國也不過是借俄烏戰爭,進一步爭取更多自主權。

烏克蘭仍然是歐洲安全的熱點。(Source: Unsplash
俄羅斯 地區研究 歐盟 軍事熱點
【明報特約】俄重塑大國政治格局 利誘美中拉攏妥協

當美國在過去10年逐漸把外交戰略重心移師印太地區,對抗中國崛起,同期俄羅斯則積極恢復前蘇聯時期的影響力,藉不同規模的軍事行動(派兵援助格魯吉亞北部的親俄地區、吞併克里米亞和軍事支援烏東親俄州份、協助敘利亞政府軍對抗伊斯蘭國和反對派武裝分子、助哈薩克平亂)達至目標。當美國與中國在全球政經領域激烈搶奪話語權,不惜使台灣海峽軍事衝突風險不斷增加,俄羅斯不斷「凍結」烏克蘭危機,以及把握天掉下來的軍事介入哈薩克良機,正好用以宣示俄國在蘇聯解體30年後重新站起,世界已重返基辛格「聯中抗蘇」及毛澤東「聯美抗蘇」前,美俄中三國主導的二戰後大國政治局面。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Now新聞台】時事全方位-阿富汗變天對國際局勢有何影響?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擔任 RTHK香港電台節目《千禧年代》嘉賓。【郭耀斌】阿富汗戰爭以塔利班重新掌權「結束」,有評論指,美國敗走喀布爾,20年用兵花費付諸流水。阿富汗作為中亞走廊,形勢變化對地緣以至全球政局,有何影響?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明報特約】立陶宛衝破了「一個中國」的金剛圈?
中國面對立陶宛這個同時擁有歐盟及北約成員國身分的歐洲小國,彷彿老鼠拉龜,無從入手。互撤大使顯然是中國防止骨牌效應,警示其他與中國貿易聯繫不大的小國,不要嘗試跟隨立陶宛,但北京有的籌碼也僅此而已。我們可預計未來將有西方中小型國家效法捷克、立陶宛,藉友台來爭取對中國的外交空間及利益,美國及歐盟最少也會口頭上支持,對於中國來說,這已經是結構上的外交困局,已非一兩個反制措施能夠解困。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環境保護
【晴朗早晨全餐】 夠鐘上堂: 以巴衝突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

【郭耀斌】由以色列警方武力鎮壓聲援被逼遷巴勒斯坦人的示威開始,到變成以色列軍方與哈馬斯互相開火、各不相讓,以巴衝突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以巴衝突下,以色列、加沙、哈馬斯、巴勒斯坦關係如何?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戲劇 x 全球視野】百年和平夢——以巴衝突與《和平秘道》
可惜的是,最令所有人記得的《奧斯陸協議》部份,並非(看似實在但實則脆弱的)以巴和平路線圖基礎,也不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獲國際認可,而是身為以色列簽署方代表的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在1995年11月被極端猶太復國主義者暗殺,象徵《奧斯陸協議》功敗垂成。今時今日,美國主動承認耶路撤冷是以色列首都,完全逆轉了(表面上)「中間人」角色,多個一度支持巴解的中東國家,更相繼與以色列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此時細看《和平秘道》,除了令人懷緬那些年的和平理想,也難免多了幾重唏噓。
多媒體訪談
【地球事圓的】伊朗核協議;話說世界—美的追求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研究員郭耀斌、陳希彤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 RTHK》嘉賓主持。

【郭耀斌】目前而言,美國是否會放寬制裁,是目前而言美國遊說伊朗重回核問題談判桌的最大籌碼。美國2018年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加上疫情打擊,伊朗經濟出現負增長。伊朗希望在西方經濟壓力與霸權下尋覓新出路,成功與中國達成貿易、軍事合作,使伊朗在談判上多加籌碼。隨著早前以色列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建交,拜登政府希望重啟伊朗核問題談判,困難重重。

【尹子軒/陳希彤】談到女性與美,不少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選美,在某些國家,女性可以通過選美改變命運,選美與經濟自由有什麼關係?選美往往能反映社會對女性美的標準,選美也惹來歧視或物化女性的爭議。美的塑造往往來自社會暫時的主流看法,或多或少與政治和經濟權力結構有關。而近年社會上對審美標準有所反思,提出不同的運動,亦有化妝品、服裝品牌等刻意招募不同身形的模特兒。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晴朗早晨全餐】夠鐘上堂:前瞻美國對華政策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郭耀斌】拜登當選後,中美關係受人矚目。此集將會前瞻美國對華政策。

北美 地區研究 選舉脈絡
【信報特約】法院極力擺脫黨爭 難逃法官提名「武器化」
當初早已有民主黨人物力勸重病在身的金斯伯格辭職,以便趁奧巴馬仍在任時,由另一自由派法官接任,避免特朗普有更多機會再委任保守派大法官,令法院的取態倒向保守派。如今迎來二戰以來對於美國民眾甚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美國總統選舉,只能夠說金斯伯格逝世來得太不合事宜。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十萬八千里】自由評︰以色列阿聯酋巴林協議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
【郭耀斌】以色列早前與巴林及阿聯酋簽署關係正常化協議,當中有甚麼重點內容及象徵意義?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選舉脈絡
【信報特約】特朗普促成和解 暗為選戰部署
特朗普現時表面上落後拜登,但經過2016年的教訓,外界已不敢斷定拜登必勝。此時特朗普取得外交勝仗,鞏固了福音派基督徒選民基礎,也增加了猶太裔選民支持他的說服力,無疑極為重要。隨着特朗普和拜登將有更多同場辯論的時間,以及兩大陣營陸續互數不是和互爆對方黑幕,當拜登的失言缺點遇上特朗普的尖酸刻薄,特朗普仍有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