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民皓

烏克蘭仍然是歐洲安全的熱點。(Source: Unsplash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流血不等於門票:歐盟為何無法加速「烏克蘭入歐」?

「加入歐盟」與「烏克蘭成為北約盟國」或「加強與歐盟的防衛合作」,有著截然不同的政治意味,加上歐盟現存有關審批成員國準則的複雜性和地緣政治考量,絕對不能在此刻妄下定論,指出烏克蘭將會馬上成為歐盟成員國之一。

(Source: Unsplash, by Hugo Herrera)
俄羅斯 宏觀政經 歐盟
[明報特約] 馬克龍居中策應調解烏克蘭危機 功過參半但整體戰略受國人支持

烏克蘭危機中,雖然馬克龍在與普京單方面斡旋及對北約的態度上受到歐洲盟友質疑,但是整體而言,歐洲在面對自1945年來最重大戰爭危機之際,法國對於歐洲共同防衛的實質承諾,奠定法國在未來歐盟整合的決定性地位。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轉角國際特約】疫後分離主義:歐盟能否「共存安撫」加泰隆尼亞獨派?
然而問題在於,加泰獨立不但現實希望渺茫,而且並不能拯救短期的疫情;加泰隆尼亞的富饒,也從來離不開西班牙通過歐盟獲得的庇蔭——因此,總結這一次的獨派勝利,並非因為獨派有辦法解決任何深層次的政經問題,反而只不過是加泰人又一次將自己的官僚主義和行政失當,諉過於同樣不濟的馬德里政府罷了。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IFIMES】Cross-generational and cross-sectoral Recovery for the Union: Towards a New Independent authority?
為著回應前線醫護人員的抗疫成果,歐盟在抗疫基金藍圖(NextGeneration EU)當中納入八大政策倡議領域,用以推動歐盟區內的共同發展,一方面避免災難重臨,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強各成員國間互信。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選舉脈絡
【UDN轉角國際特約】默克爾退休:德國初選前哨戰
默克爾路線在基民盟黨內幾近破產,隨著「指定繼承者」克朗普( 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又稱AKK)宣佈棄選黨主席一職,在接下來的黨內選舉當中,只有拉雪特(Armin Laschet)較為貼近默克爾的政治路線,而在民調之中節節領先的梅茲(Friedrich Merz)和備受年青人支持的洛特根(Norbert Röttgen)都對默克爾的外交以及內政哲學有所質疑,基民盟在此次選舉的最大任務,莫過於為德國確立全新的政治定位。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Yahoo論壇特約】央行加密貨幣(CBDC)是什麽?中美歐貨幣經濟的將來
如今的時代,就是CBDC最佳的發展時機。受惠於疫情的衝擊,不少國家都在思考如何調整未來的生活方式。電子支付已經成為世界主流,倘若未來世界不幸再遇各種天災人禍,不論虛擬貨幣還是電子銀行,都能充當災難當中的救生艇,避免以實體貨幣進行交易的難處,讓各國能夠順利渡關難關。一但中、美、歐三大版塊的虛擬貨幣發展已成,各個陣營的堅實盟友勢必跟隨,全力投入研究。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單押民粹主義的小英格蘭人成爲了大脫鈎時代的注腳
總括而言,歐盟與美國的同床異夢,早已不是新聞。鑑於共同利益,跨大西洋同盟的“死期”尚未到,北約等合作組織仍有一定生存價值,歐美兩大板塊之間總是有議題是可以合作的。問題還是在於,英國莽撞的脫歐公投,將自身捲入美歐的衝突當中,如果當初留在歐盟,英國還能憑著與美國的特別關係,協助雙方進行交流,保持自身在跨大西洋同盟的獨有位置。可是如今一切已成定局,英國在面對美國及歐盟的兩難局面,就只能自求多福,承襲聯合王國的偉大傳統,好好掙扎求存。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歐盟
【地球事圓的】歐洲封城;美國大選勝負關鍵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陳偉信及本刊研究員蘇民皓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嘉賓主持。
【歐洲封城】歐洲爆發新型肺炎第二波疫情,英國、法國等多國宣佈再次封城。有分析認為,於奉行自由主義的歐洲,各國制訂措施時要平衡疫情發展、對經濟影響及民眾反應後才下決定封城。
【話說世界—影響結果的關鍵】 美國民主黨的拜登宣稱勝出總統選舉。候選人於網上廣告開支、籌款能力、年中的反種族歧視運動等,哪項因素最影響到今次的選舉結果?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民粹政黨是歐洲政治的病毒也是疫苗:東西歐民粹主義疫情下的結構性根源
總括而言,右翼民粹主義短期內難以退潮,雖然民粹政策通過武漢肺炎疫情不攻自破,民粹主義者難掩政策弊病,但鑑於疑歐主義仍將一定程度上左右歐盟政治,右翼民粹主義還是歐洲選民的潛在選擇之一。對於民粹,只要保持「I won‘t fear, I won’t cry」(Fyssas的歌詞)的心境,處之泰然,留待現存歐洲著重共識的政治體制進行定奪,一齊都能盡在掌握。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默克爾之後…德國未來領導人的「中國微分手」難題
無論如何,中德這對轎車已經不在相同的平行線上駕駛,正當布魯塞爾公開宣稱中國是「系統性對手」(systemic rival)之時,意味著任何歐盟成員國都再難獨善其身;作為歐盟大老的德國,也更難辭帶領歐盟,突破中美兩國對峙困境的擔子。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殘存亦末路的孤島:英國脫歐畫虎反類犬的《内部市場法案》
然而,莊漢生的內部市場法案如能獲得大部份議員支持,意味著聯合王國可能面對著比「硬脱歐」更為沉重的政治代價——失去國際信任,亦同時破壞未來經濟合作契機。在與歐盟劃清界線後,英國或許真的能夠「Take back control(奪回掌控權)」,但是換來的可能只是一個前途黯淡的孤島國家。
地區研究 歐盟 科技發展
【信報特約】歐洲科技巨頭發展的’結構性落後‘
美中兩國科技巨頭之所以強大,原因在於,他們能夠整合市場需求和科技發展,為國內消費者度身訂造創新的電子產品或應用程式。歐盟是由28個成員國組成的跨政府機構,文化差異在各成員國之間可謂屢見不鮮,如何平衡各國所需,取得單一市場支持,往往就是歐盟區內創科企業的一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