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主義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歐盟
【自由亞洲電台】立陶宛愛沙尼亞元首不見習近平 尹子軒:歐盟向心力強不必買北京賬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接受美國之音訪問。【尹子軒】牽動波羅的海國家利益的首要國家,並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和俄羅斯,中國在中東歐沒有想像中重要。 立陶宛與愛沙尼亞這些國家非常親自由主義,2020年香港發生的事件,她們會將經歷連結以前與蘇聯的經歷上,例如立陶宛在國會有支持西藏人權組織的小組,這些國家取態不親中,反而與中國有很大距離。經濟方面,她們在歐盟內算是新興經濟體,在與中國會議上有時會出席合照,但她們不一定要買中國賬。要買賬,首先也是看美國,再看俄羅斯,再之後才看中國。 即使習近平上台後在「17+1」的機制,與中東歐國家有經濟合作,但以捷克為例,中國早前與捷克總統澤曼達成投資協定,聲言至2020年,北京會在捷克投資超過2千億捷克克朗,不過中國至今開出的支票仍未兌現,中國「走數」亦令歐洲國家與北京保持距離,另一方面,中國仍然較看重在西歐的投資。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歐盟
【地球事圓的】歐洲封城;美國大選勝負關鍵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陳偉信及本刊研究員蘇民皓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嘉賓主持。
【歐洲封城】歐洲爆發新型肺炎第二波疫情,英國、法國等多國宣佈再次封城。有分析認為,於奉行自由主義的歐洲,各國制訂措施時要平衡疫情發展、對經濟影響及民眾反應後才下決定封城。
【話說世界—影響結果的關鍵】 美國民主黨的拜登宣稱勝出總統選舉。候選人於網上廣告開支、籌款能力、年中的反種族歧視運動等,哪項因素最影響到今次的選舉結果?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專題研討會 東亞 歐盟
“Journalistic Freedom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Rights, New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國際媒體論壇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代表香港出席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 “Journalistic Freedom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Rights, New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國際媒體論壇,並就相關議題發言。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Yahoo論壇特約】地中海難民危機:國際自由主義碰壁的案例
在理論層面,難民問題正好印證了自由主義與現實主義並非完全的二元對立,難有單一理論得以解釋一切。在現實層面,雖然地中海難民人數持續下跌,但問題的重心正在轉移,而且有機會因為敘利亞局勢的改變,令難民數字再度上升,難以斷言危機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