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宏觀政經 歐盟
【明報特約】西方經濟上援烏抗俄的三大關鍵
俄烏戰爭爆發後,美歐日等西方陣營國家先後在軍事(及經濟)上支援烏克蘭,也實施針對俄羅斯能源業及金融業為主的制裁措施,不過源於歐洲長久以來依賴入口俄羅斯石油及天然氣,加上德國和匈牙利不願意對俄羅斯過份強硬,歐盟早前的制裁俄羅斯政策力度遠不及美國。經過了5月30至31日的歐盟峰會後,歐盟推出第六輪制裁俄羅斯措施,最受外界注目的部份,是歐盟各國同意合共減少九成(詳情下文另述)入口俄羅斯石油,以及歐盟與英國聯手禁止歐英的保險及再保險公司,為運載俄羅斯石油的油輪提供保險。歐盟這一輪公佈的制裁措施,較對上五輪更集中和更加徹底,但由於政策執行需時,加上俄羅斯能源產業並非單純因西方制裁便會(短期內)被削弱,最終會否對俄羅斯經濟帶來致命衝擊,宏觀來看可從三大方向觀察。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環境保護
【聯合早報特約】歐盟能源轉型必須“過三關” 發展平衡,經濟體系改革,公民社會缺一不可
能源轉型需要所有成員一起合作解決整個歐盟的問題。為了使能源轉型在整個歐洲成功,國家之間需更深一步整合,在現有的歐盟框架内讓先進國幫助開發中國家,令歐洲的經濟分歧不嚴重惡化。而歐洲領導需與公民一同討論如何制定完整的能源轉型政策,在不失去「社會正義」的情況下,達到「環境正義」。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烏克蘭的價值如何正被削弱?
烏克蘭本身的地緣優勢正被俄國削弱。在歐盟沉默及土耳其背書下,俄國的盤算異常順利。若烏克蘭與俄國兵戎相見,會有哪些國家願意協助烏克蘭呢?最近,大家表態支持烏克蘭,卻行動欠奉,大概都心理有數吧。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誰控制歐亞大陸,就能操控世界」(下):被主流媒體忽略的「裏海問題」,卻是大國爭霸的「制勝關鍵」?
對俄羅斯(或伊朗)來說,「裏海問題」是確保其歐亞中央領導地位,不受歐美等海權國家侵犯的重要壁壘之一。然而,自從蘇聯解體後,西方世界在裏海的地緣政治策略變得積極主動,欲與歐亞中央國家建立能源以至政治軍事合作,直刺歐亞心臟,以平衡俄羅斯的影響力,這其實與麥金德與布熱津斯基的戰略思維同出一轍。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能源雜誌特約】反思中亞管道若干問題

此時又適逢冬天,這一幕彷彿在重演2009年俄烏天然氣糾紛,令人開始關心從中亞進口天然氣的實際經濟效益。現在,我們是時候探討一下天然氣長期照付不議合同的利弊、LNG貿易帶來的變通方案、周邊地區對天然氣談判的影響、以及國際法保障等問題。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除了中國,還有別的選擇嗎?──看準大國矛盾,土庫曼「能源外交」的智慧與挑戰

本身沒有工業基礎的土庫曼,現時的確比較難把產業結構多元化。但是,土庫曼總統別爾德穆罕默多夫(Gurbanguly Berdimuhamedow)未雨綢謬,不能改變結構單一,便希望擺脫市場單一,換句話說,不再只把天然氣出口到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