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改善美國經濟始於提高工資增長
儘管在今次中期選舉前工資增長令人鼓舞,但實際增長仍然比不少經濟師預期為低。更甚者,是次增幅也只在其他表現強勁的勞動市場數據公佈後一段長時間才逐漸浮現。如果預計未來十年的工資增長水平將停滯不前,美國市民未來的生活前景更為黯淡。即使美國的勞工市場在特朗普的管治下表現出色,國內中產仍然難以儲蓄,部分人生活更可能捉襟見肘。據聯儲局的調查指出,在面對一筆僅400美元額外緊急開支的場景下,美國有40%的成年人生活會因此更見拮据。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為何委內瑞拉經濟一再崩潰?
事實上,2017年油價已從接近每桶30美元的歷史低位回升到69美元,理應能紓解國內民不聊生的壓力。然而至今委國的通脹毫無起色,亦反映政府根本無力將盈餘改善體制和多元化產業,從而脫離單靠石油的出口經濟。根據石油輸出國家組織的資料,自2014年危機爆發起,石油佔委國外匯收入一直維持高達98%的水平,國家在擺脫『資源咀咒』的路上裹足不前。委國之所以淪落如斯田地,主要有三大原因:一,前任總統查韋斯的政策遺產、二,國有油企的改革阻力,以及三,在國際間缺乏可兌換的政治籌碼。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奇摩特約】難關重重的一帶一路
中國本來已欠缺有利的合作背景,沿路國家並無參加一帶一路的必要。如果中國不改變合作方式、不能為合作國家提供經濟紅利,只會令更多沿路國家對“一帶一路”的熱情冷卻。一帶一路無論是對於中國形象上還是實際效益上的貢獻,目前來說都存在極大的問號。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歐盟經濟整合下一步:完善歐元計劃
毋庸置疑,歐盟在歐債危機之後曝露了極大的弱點;作爲歐盟整合基石的歐元,不能再承受一次根本上的衝擊。今日的歐盟,雖然在2017大選年過後穩定下來,但是一些根本上的問題依然亟待解決。在歐盟執委會的權力依然受限,僅能提供方案而非改革權力的情況下,歐盟下一次統合完善制度的進程,將再一次取決於德法之間的配合。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西亞樂土」、「旅遊國家」的約旦,為何引爆「政府撤換」危機?——看懂約旦經濟的四大弊病
幾可肯定,約旦依然未找到根治以上 4 大經濟弊病的良方,只能繼續走舊路。而沙地阿拉伯等海灣國家,亦會重新利用銀彈戰術,以維持約旦穩定,因此約旦的經濟危機並非一發不可收拾。至於卡塔爾,雖然給予約旦的待遇不算優厚,但現時約旦的經濟困局,會否使西亞國家之間在約旦的角力愈演愈烈,似乎是有這可能的。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信報特約】兩黨承諾 如食生菜
在目前意大利已經在經濟復蘇上落後于其他歐豬國家,以及支撐著各國復蘇的歐央行量化寬鬆計劃將在今年内完結的情況下,被不切實際的選舉承諾所捆綁的執政内閣如果不能達成改革的共識,最終在QE水退後,意大利經濟由於失去貸款支持而失速,受害者只會是意大利民衆而已。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奇摩專欄】期待新總統的對華政策大轉向並不現實

正如先前的總統辯論已經相當清晰的指出,縱使美國會在一些在公衆中普及性較高的題目,比如在中國鋼鐵傾銷上采取如歐盟般的懲罰性關稅可能會導致雙方關係的一些小波動,但是總體上因爲中美雙方在全球產業鏈各自的地位非短期内可以逆轉,而且軍事上的差距雙方亦心知有數,目前美國在歐洲聚集盟友預防俄羅斯動武,并且在亞洲按兵不動,而另一方面中國則打經濟牌籠絡鄰居維持共榮,這雙方在亞洲維持穩定的共識,除非美國或者中國一方主動決定玉石俱焚,相信不容易被撼動。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盟
【Yahoo奇摩特約】「發展主義」的瓶頸?東南亞國家建立社會保障制度的挑戰

九十年代初期的「東亞奇蹟」(East Asia Miracle)見證了許多東南亞(與東北亞)前殖民地國家經濟急速增長,而且大部份發展模式都在威權國家體制的指揮下取得經濟成果,出現所謂「裙帶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的官商「合作」模式。此一學說與傳統西方自由主義學說的「政經自由化」主張截然不同,因此成為當代政治經濟學一門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