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威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選舉脈絡
【UDN轉角國際特約】吉爾吉斯2020革命爆彈?一場關於民主、貪腐與權貴家族的國家鬥爭
這次示威,會否成為繼 2005 年「鬱金香革命」及 2010 年「第二次革命」的另一場革命?或許會,但不可能是外國勢力干預吉爾吉斯內政。一雞死一雞嗚,以上國內的潛在炸彈,足以令國民再次準備第三、第四次革命。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世紀疫情加劇黎巴嫩政經危機
事至如今,黎巴嫩政府肯定無法單靠自身力量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請求外國和國際經濟組織援助是難以避免的事。可是,多國目前因抗疫緣故自顧不暇,它們在未來一段日子對黎巴嫩的支援恐怕會「與日俱減」。國際經濟組織亦會基於黎巴嫩的債務違約紀錄而更審慎批出借貸。更甚的是,美國近日制裁敍利亞的《凱撒法案》加劇了與後者關係密切的黎巴嫩經濟危機。黎巴嫩現時狀況已與陷於戰亂狀況的國家相差無幾,隨時面臨數十年的動盪不安。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歐盟
【聯合早報特約】《Upheaval》:危機管理手法如何 你的國運也必如何
Jared Diamond是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UCLA)地理系教授,早年就讀於哈佛、劍橋等著名學府,主攻生理學(physiology)。求學年間曾到在芬蘭生活,其間對語言學產生興趣,及後開始涉獵人類學、生物學、生態學、歷史學等範疇。他後來寫下《槍炮、細菌與鋼鐵》一書,更榮獲普立茲獎、成為發展經濟學(Developmental Economics)的經典讀物之一。《Upheaval》連同《槍炮、細菌與鋼鐵》及《大崩壞》,合稱文明興衰三部曲,也是此系列的最終章。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歐盟
【德國之聲專訪】看懂香港和加泰示威的異與同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陳偉信早前接受德國之聲專訪。香港和加泰羅尼亞— 身處在地球兩端的示威者串連在一起,成為近日國際上的熱門話題,香港甚至即將舉辦聲援加泰的集會。香港社運引發蝴蝶效應,會變成全球化的新模式嗎?在街頭以外,各地的可比性實際有多大?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信報特約】自由有凌駕性 – 韓國「反蒙面法」的社會爭議
所以,當下政府滿以為單單以禁止民眾在集會場合上戴口罩,便能減少暴力抗爭發生的機會,其實只是本末倒置的錯誤計算。而且,以無罪推定為原則的自由社會下,法理上應該無論如何也要秉持「一有懷疑,自由優先」(in dubio, pro libertate) 與「有疑,利益歸於被告」(in dubio, pro reo)的兩大精神,否則訂立過度限制自由的「惡法」,只會招來更大的社會代價。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信報特約】法深層次改革 回應示威訴求
假如《禁頭巾法》,或者《反破壞者法》中的蒙面示威禁令日後惹來巨大反對聲音,影響馬克龍連任或共和前進黨的選情,相關法例自然有所修訂,而非如香港特區政府般,修訂與否都會出現憲制危機,甚至修訂權都不在自己手上──緊急法令下的急就章,與經過完整立法程序並獲監督的法律,的確是兩回事。
More test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聯合早報特約】針對中國還是反政府?越南示威的虛與實
同時,民眾如此普遍反中情緒與愛國心掛勾下,的確成為許多反對越共的勢力利用的利基點來運用。雖然南越已經滅亡40年,但是在越南南方與海外仍有數支殘留的反越共勢力,其中最著名的即是「越新黨」,至今仍在越南地下活動。隨著越南革新開放後,許多因南越滅亡流亡海外的越僑也回到越南,部分因為反共立場而與越南當地地下反政府勢力合流。近幾年大型的示威造成較嚴重破壞的地區皆位於南方或許能看出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