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重返伊朗核談判 美國難面面俱圓
如果拜登政府在決定重返伊朗核協議時沒有更大的地緣政治考慮,以色列和沙地勢必質疑美國跟它們戰略性合作的決心。即使美伊雙方果真重返相關協議,沙地和以色列也難以就此罷休。在缺乏沙地和以色列的信任下,拜登冀藉重返伊朗核協議促進中東和平的想法,恐怕是一廂情願居多。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伊朗擁核幾成定局
即便此刻的伊朗願意重新遵守原有核協議的規定,理論上也只能令發展核武的進程稍為變慢。除了因為核研技術是無法被逆轉的,更重要的是美伊目前嚴重缺乏互信,沒人可以保證德黑蘭與華盛頓及其盟友,往後不會再爆發新一輪衝突,或其中一方突然再次不願守約,要德黑蘭主動放棄以擁核作為談判籌碼,無疑是難如登天。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拜登沙特政策難立竿見影
拜登表明,在正式制裁沙特前一天,他曾親自致電沙特國王薩勒曼預告美方的行動。一般分析相信,拜登要借此懲罰沙特重塑美國的道德高地,但同時也不想過度開罪沙特,原因是華府仍然須要倚靠沙特製衡伊朗在中東的影響力,以及穩定全球石油的油價,過度強硬的懲罰恐怕會令沙特逐步倒向更難纏的中俄懷抱里。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歐盟
【自由亞洲電台】尹子軒:香港問題涉美歐中三方博弈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尹子軒】要理解現時美歐中三方博弈,得將世界想象成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大板塊。尹子軒認為,雖然美國總統換上了更為著重多邊主義的拜登,然而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已經將歐盟內聚力大幅提高,歐美之間也不存在所謂「理所當然的同盟關係」。 在美國敵意底下,北京渴求獲得戰略性盟友,而這背景就為歐盟提供了可乘之機:之前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就是北京忽然大幅讓步的成果。對歐盟而言,香港問題並不是主要戰略目標;東歐白俄局勢,甚至土耳其東地中海的局勢重要性都比香港大得多;但因為把香港作為棋子有利於歐盟對華博弈,所以香港在歐盟整體戰略上仍佔據一個位置。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非洲
【Yahoo論壇特約】貧乏國家女性身體自主的哀歌:美國的全球發展禁令如何令她們失去就醫機會?
全球禁令關乎的不止是海外援助,更是對女性身體的控制,亦讓我們看見政權對於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對公民社會努力的蔑視。在特朗普在任期間,在美國國內的女性健康組織亦被攻擊,然而仍然堅持開門,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的援助。小書 Tyranny 其中一章就告誡我們要支持一些好事 (good causes),包括支持公民社會。今日全世界的公民社會都日漸困難,但仍然有不少人站在社會的缺口。全球禁令故事提醒我們的,就是公民社會的脆弱及寶貴。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晴朗早晨全餐】夠鐘上堂:前瞻美國對華政策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郭耀斌】拜登當選後,中美關係受人矚目。此集將會前瞻美國對華政策。

中東/中亞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非洲
【地球事圓的】中東新形勢

雖然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但多年來與以色列私下的關係不俗,所以當蘇丹成為第三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後,有不少分析都認為摩洛哥很快會成為接下來與以色列建交的阿位伯國家。特朗普亦很希望在離任前建立標誌性的外交功績。若他在任內成功推動多些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或可形成骨牌效應。不過,特朗普推動以色列與摩洛哥建交的過程相當急就章,特朗普為左促成摩洛哥同以色列建交,不惜犧牲西撒哈拉的自決權,這令北非的局勢更不穩定。此外,在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後,北非另一個阿拉伯國家突尼斯隨即表明沒有興趣與以色列建交,可見短期內要出現以阿關係正常化的骨牌效應有不少阻力。

中東/中亞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明報特約】拜登時代的美歐關係將何去何從?
特朗普對歐洲發動的貿易戰並非導致歐美關係疏離僅是表徵;更重要是,在經歷過特朗普政府4年之後,歐盟已清晰見到「美國優先」保護主義政策大趨勢並無在短期內改變的可能,而歐盟為爭取未來能在中美之間作為第三極競爭的成本,必須在貿易戰場上寸土必爭,以更多的整合孕育自己的戰略產業。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明報月刊特約】「特式外交」的國際關係遺產
執筆之時,美國總統選舉結果仍有一定爭議,儘管不少國內媒體及國家元首視民主黨候選人拜登(Joe Biden)為新的白宮主人,但來自特朗普團隊的司法挑戰相信會令結果要到12月初才會明朗化。因此,筆者希望借這段時間,為特朗普過去4年的外交政策把把脈,也是給特朗普一個公正的評價。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直播重溫】「後」特朗普時代下的歐亞外交轉變

美國前副總統拜登幾乎可以確定成爲新一任的美國總統,但是他能扭轉現總統特朗普過去四年的外交遺產嗎? 我們的副總編輯尹子軒和鍾樂偉、陳偉信及馮嘉誠三位學者朋友宵夜暢談下一個四年的國際局勢,歡迎各位觀衆參與!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歐盟
【地球事圓的】歐洲封城;美國大選勝負關鍵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陳偉信及本刊研究員蘇民皓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嘉賓主持。
【歐洲封城】歐洲爆發新型肺炎第二波疫情,英國、法國等多國宣佈再次封城。有分析認為,於奉行自由主義的歐洲,各國制訂措施時要平衡疫情發展、對經濟影響及民眾反應後才下決定封城。
【話說世界—影響結果的關鍵】 美國民主黨的拜登宣稱勝出總統選舉。候選人於網上廣告開支、籌款能力、年中的反種族歧視運動等,哪項因素最影響到今次的選舉結果?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明報】在美大選前夕我們在熱中什麼?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早前接受《明報》訪問。
【尹子軒】這四年特朗普所有外交政策都是一直推開歐洲,某程度上他推進了歐洲整合,世界會變成中、美、歐三個分開的板塊。理解國際關係,首先必定始於足下,國際間的棋局是一件事,你是棋子,就要想想棋子可以做什麼了,可以是卒,可以是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