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明超

國際秩序 多媒體訪談 東亞
【地球事圓的】菅義偉下台 新首相形勢與挑戰
本刊研究所洪明超接受RTHK香港電台節目《地球事圓的》訪問。 菅義偉不競逐連任自民黨總裁,有何遠因近因?原本想藉東京奧運挽回民望的菅下台後,自民黨能否保持眾議院大多數?日本疫情尚未受控,繼任首相的人有何挑戰?   詳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GmqmSMLFk 請於 13:00開始開始觀看。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阿富汗區域勢力失衡——塔利班上台如何逼大家走出舒適圈? 沒有清晰願景的阿富汗就沒有和平 Afghanistan: No Peace without a Clear Vision 妥協誕生的「尷尬特使」:東協能助緬甸重返和平嗎? 泰國疫情失控的示威與外交 塔利班公佈「新政府內閣名單」:20 年後奪回政權 ,神學士如何「再進化」?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專題研討會 東亞
「香港與世界 Hong Kong and the World」 專題研討會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及洪明超早前獲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學會學術週擔任主講嘉賓。是次網上講座將會探討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所擁有的獨特國際地位及其重要性,以及討論香港應如何發揮其國際地位與外界交流和聯繫。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國際政經點‧線‧面】貨幣政策如何影響國家:日本與廣場協議

1985年的廣場協議,雖然表面上造成了日本泡沫經濟的起源,但是卻也幫助了日本經濟轉型以及產業鏈升級的進程。所謂的“失去的十年”是廣場協議的錯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軍事熱點
【信報特約】朝鮮問題癥結尚在 特朗普金正恩握手過後煩惱更多
如今看來,特金板門店之會除了是一場公關演出,滿足了媒體和觀眾的目光外,實際意義並不很大。美朝每次向對方拋出的橄欖枝其實更像是燙手山芋,其本意未必是想真誠解決爭議問題,更似是為滿足各自的政治需要;只要處理不慎,很大機會深化問題,並誘發新的危機。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日韓貿易戰如何影響東北亞政經格局
有分析指,日本在七月初正式對韓實施制裁,涉及首相安倍晉三和自民黨針對早前參議院改選爭取保守勢力支持,控制議會推動修憲的盤算。如今自民黨雖取得參議院過半議席,但席位未達修憲要求的三分之二門檻。日本一直不滿韓國文在寅政府掌權後,聚焦改善兩韓關係,而對促進韓日關係漫不經心。韓國媒體報道指,過往的「知日派」已被擠出文在寅政府的決策核心外。日本也對被排除在兩韓關係升溫,以及美朝關係的演變進程之外感到焦躁。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聯合早報特約】河内峰會縱破局 金正恩游刃有餘
河內峰會雖然破局,但目前看來美朝關係並不致倒退。從最早朝鮮外相李勇浩以及副外相崔善姬在記者會的強硬表態看來,朝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實在並不樂觀,但這可能是朝方針對美方較前的記者會,要挽回面子的外交操作。隨後朝鮮官方媒體朝中社已積極評價河內峰會,指「朝美最高首腦認為,在河內舉行的第二次會晤成為進一步增進相互尊重和信賴、把兩國關係提升到新的階段的重要契機。」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星期日明報特約】《大日本.滿洲帝國的遺產》書評
《大》作為《興亡的世界史》系列之一,作為東北亞區域史的一部專著,缺乏以區域的廣度析述戰後東北亞的歷史,卻因岸信介和朴正熙人物重心的結構限制,採取分別探討戰後日本、韓國的政經發展的路徑。若採取東北亞區域的角度,則必須加強朝鮮、美國、中國大陸,甚至台灣因素的分析。有意進一步深入了解日韓史或東北亞史的讀者,可自行尋閱其它著作和史料,從上述方面進行研究,補充認知。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中美貿易戰第一回合 華府略占上風
如何令世界避免再次陷入冷戰惡性對立與競爭的困局,端視大國能否在相互尊重利益和發展權利的前提下長期交往,重新建立制度性的互信,並進行合作;建構開放性,互利共贏的國際關係和國際秩序,而這將考驗數代國家領袖和官員的視野和智慧。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軍事熱點
【信報特約】文在寅「新陽光政策」與對朝關係
文在寅回歸「陽光政策」,解除了韓國朝鮮核試與試射導彈的安全威脅;但文在致力南北和解的同時,應避免舊「陽光政策」的缺點:安全方面韓國承認朝鮮對等地位,應權責對方執行《板門店宣言》與《平壤共同宣言》,確保落實朝鮮半島無核化與和平穩定。經濟方面韓國不應視朝鮮為受援國,以今日朝鮮的政治和經濟力量,它確有責任主動參與推動朝鮮半島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