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特約】中美會談劍拔弩張 拜登合縱先拔頭籌
對北京而言,此次會談的目的是在明博弈的格局下,一方面定性中國的實力已與美國「平起平坐」,另外則是測試美國拜登政府的對華態度,為往後交往鋪路。美國則是在「重返亞洲」前提下,以會談前「四方安全對話」(Quad)視像峯會及外防兩長訪問日韓之所獲作籌碼,並根據美中會後結果,進一步統籌協調與亞太盟友的行動,遏制中國破壞現有國際秩序的穩定。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及洪明超早前獲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學會學術週擔任主講嘉賓。是次網上講座將會探討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所擁有的獨特國際地位及其重要性,以及討論香港應如何發揮其國際地位與外界交流和聯繫。
1985年的廣場協議,雖然表面上造成了日本泡沫經濟的起源,但是卻也幫助了日本經濟轉型以及產業鏈升級的進程。所謂的“失去的十年”是廣場協議的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