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四分五裂,與多元民族及部落有關嗎?先了解國家政治結構
阿富汗國內政治勢力單位之間流動多變,十分立體,沒有絕對的「民族鬥民族」、「部落鬥部落」這類定律。若過份強調民族主義或部落主義來看阿富汗政治,都是站不住腳的。
【楊庭輝】緬甸軍政府於星期一,新一屆國會召開會議當日,突然扣押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等執政黨領袖,並頒布為期一年旳緊急狀態令,將國家權力移交總司令敏昂萊。軍方稱行動與當局未有回應去年大選舞弊的指控有關。多個西方國家譴責軍方行動,對改變現時緬甸局面有多大作用?
【尹子軒/馮嘉誠】國歌的沿起,有來自戰爭,有沿自民謠,往往都承載了族群的歷史和文化。國歌的改動,亦反映出國家意識形態和形象上的一些改變。 歌曲可以凝聚人心,不過有一些歌曲雖然很流行,但當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與當權者不同,就會成為禁歌。不同的社會情景,如何為樂曲賦予不同意義?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
【尹子軒】歐盟與英國早前就脫歐貿易協議展開談判,但雙方遲遲未有共識,無協議脫歐或成最終結果?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及研究員孫超群,黃長東早前與一眾台灣學者合作撰寫新書:《關鍵年代:意識形態,排外,極端局勢如何摧毀民主和走向戰爭》。本書將會以近年的國際關鍵事件如特朗普上台及英國脫歐論述民族主義再度抬頭的前因後果,此外也會以日本及中東為例分析二戰前後各國大眾及社會是如何遂步從分裂邁向戰爭。讓人反思在今天這個變幻莫測的世界,我們能否免於戰爭的恐懼?
綜觀整段阿拉伯近代史,「大一統」民族觀只是曇花一現。如其說是「英雄造時勢」,例不如說是「時勢造英雄」。雖然復興黨與納賽爾不遺餘力地推動民族主義,團結整個阿拉伯世界。可是,這種形勢似乎只是大國政治下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