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IMES】How to Spend it: An Austro-Franco-German Proposal for a European Post C-19 Recovery Programme
維也納國際經濟學院(WIIW)常任主席 Mario Holzner 在會上發言,提出最近歐盟的疫後復蘇基金計劃反映歐洲整合全面停頓,歐盟及各成員國需要並肩而行,尋找分配資源的不二法門,整合各方意見,容讓歐洲順利渡過2020年的政治及經濟危機。
維也納國際經濟學院(WIIW)常任主席 Mario Holzner 在會上發言,提出最近歐盟的疫後復蘇基金計劃反映歐洲整合全面停頓,歐盟及各成員國需要並肩而行,尋找分配資源的不二法門,整合各方意見,容讓歐洲順利渡過2020年的政治及經濟危機。
由IFIMES,the Diplomatic Academy Wien,Culture for Peace和Academic Journal European Perspectives主辦的專題研討會於七月一日舉行,並邀請了二十個來自世界各地的講者參與會議。在會議中,前經合組織秘書長Donald Johnston在會議上發表講話,講述對歐盟現狀的看法及未來發展的願景。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早前接受 The Europeans 訪問。
【尹子軒】美中兩國之間的角力日趨頻繁,有人說全球已進入「新冷戰」的年代,歐盟是否需要為此而歸邊?還是能夠在大國之間獨當一面?
可以預見,一個自我極爲膨脹,又在外交戰略上讓歐盟無可奈何的土耳其,將會是今年歐洲各國右翼政客最大的箭靶;非土耳其裔的穆斯林被歸納到同一個對立面,亦難以避免。而這種從反土耳其延伸到反穆斯林的邏輯論調,雖然或許有助歐盟進一步整合,比如共同建立軍隊,甚至是協助建立歐盟夢寐以求的 「歐洲身份」。可是,這種將他者變成一種 “counter- image” 的共同身份建構,實際上只會造就一種消極、具攻擊性的集體亢奮,而不是對歐洲有建設性的共同協進精神。
今日的歐盟,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要繼續依賴美國的庇蔭,還是靠軍事整合更新歐洲一體化進程之間的決擇,正掌握在歐盟領袖的手裏。
縱觀這些造成民粹政客當選的途徑,均不外乎招攬草根以及中產階級下層的選民,可見在西方發達國家低端工業所哺育的低技術勞工群體漸漸被發展中國家或者自動化所淘汰,行業生存空間收縮所引起的高失業率以及低工資等等的因素就成爲了推倒傳統建制的動力。
近日巴黎的勞工騷亂,正是這種反建制根源的表徵。如何處理這一種躁動,將不止是一兩届總統,甚至一個國家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