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天氣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歐盟 環境保護 選舉脈絡
【十萬八千里】瑞士選舉綠黨冒起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
歐洲近年見證了不少極端氣候變化,令民眾對於環保問題的關注有所增高,綠色政黨也因而開始佔據政治主流。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非洲
【Yahoo論壇特約】中國資金在非洲前路:從風災「伊代」談起
誠然,中國短期內仍然會是非洲發展、也是災後重建的重要資金來源。一方面,非洲國家的人權、法治情況仍有待改善,都令歐美國家都不願貿然投資;另一方面,相比中東、亞洲等地,西方政府對非洲的態度明顯傾向不長期介入。於是,藉著冷戰年代的「友誼」和多年來的苦心經營,中國政府和中資企業就成為了非洲大陸的最大外部支持者。
地區研究 歐盟 環境保護
【信報特約】歐洲天氣反常 全球治理舉步為艱
面對上述一連串問題,唯有國家才有足夠資源應對,國與國攜手合作才是唯一出路。雖然各國都深諳若不盡早控制惡化速度,氣候問題將會回天乏術、並同時需要加以適應的道理,但它們卻似乎不斷地反其道而行。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絕非唯一例子,問題也見於各國對應對氣候變化的組織的反應,情況以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 )最為嚴重。IPCC的作用在於綜合全球有關氣候變化的數據並製成報告,定期發表以供各國參考。然而,IPCC卻受到左右夾擊,一方面被批評議題過度政治化,因而過度渲染氣候變化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亦被指因為缺乏共識而淡化極端天氣的風險,?外不是人,大大限制了其發揮。因此各方能否放下政治爭拗,就成了應對氣候變化的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