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日綫特約】當AI遇上戰略核武
當軍事AI漸趨依賴科技的同時,亦意味著將有更多遭受如黑客、恐怖分子未經援權使用的安全危機。試想像如若震網病毒攻擊的不是伊朗核設施,而是核武擁有國的指揮控制中心會有怎樣的後果,大概就不難理解此等 AI應用的潛在危機。
當軍事AI漸趨依賴科技的同時,亦意味著將有更多遭受如黑客、恐怖分子未經援權使用的安全危機。試想像如若震網病毒攻擊的不是伊朗核設施,而是核武擁有國的指揮控制中心會有怎樣的後果,大概就不難理解此等 AI應用的潛在危機。
事實上,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刻起,各國距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已是邁進了一大步。而普丁的這個決定,可說是讓世界走向繼冷戰後關乎人類存亡的最大核武危機。
而一直備受爭議的中國核武庫,近日更有興建近 120 個導彈發射井之報導。如若此舉屬實,將進一步鞏固北京的核威攝力,亦意味著如若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介入的代價將大大提高。換句話來說,在多極體系(multi-polar system)的國際關係中,2021 年的核武軍備競賽加上中美新冷戰的時代,可說是比之冷戰時期還要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