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盟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俄羅斯 南亞 國際秩序 歐盟
【IFIMES】烏克蘭危機迫在眉睫 威脅國際秩序 Ukraine: Looming crisis, fracturing International Order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至今三個月,對國際政治形勢帶來不少衝擊。就開戰背景及其影響,本文章會以四大範疇,分別為歷史、軍事及政治、法理、及意識形態,提供可作分析是次俄烏戰爭的不同角度及層次。就歷史背景而言,東正教及天主教的分裂為東西歐塑造了截然不同的文化。在軍政角度,除了俄羅斯對北約東擴可能有所顧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對內俄裔政策亦可能有所關連。從國際法的角度,聯合國憲章,北約行動的合法性,以至比較入侵烏克蘭及入侵伊拉克,均具分析價值。最後在意識形態方面,資本主義的危機,東歐西化,納粹主義及反納粹主義,民主化倒退等等皆值得研究。這些因素放到國際及東南亞政治上,可引申出三大研究問題,如核戰的可能性,泛亞地區的不穩定,以及穆斯林之間的矛盾。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東亞
洪森將到訪緬甸 違背東盟杯葛立場為軍政府站臺
不過洪森想要透過親身會面去勸緬甸軍政府返回談判桌然後好好解決問題並沒有那麼容易,一來縱使洪森要一改東盟立場和手法仍然不能脫離東盟共同制定的「五點共識」,二來和軍政府好好談判並不是沒有試過,緬甸特使艾瑞曼便曾經和軍政府進行談判,甚至曾經有良好的結果,但最終結果是軍政府並沒有遵守承諾,「五點共識」連停戰都沒有辦法進行,亦無法見到昂山素姬,因此洪森此舉實在難以真正打破現時緬甸困局。
國際秩序 東亞
日本越南元首防長本年度第三次見面商討合作 中國南海動靜成爲兩國最大公約數
可以說中國的舉動成為了日本越南雙方關係的催化劑,預料未來雙方將會有更多的發展,對抗中國區內影響力仍然會是兩國合作的主軸。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IFIMES】ASEAN at Crossroads: Nonaligned Movement has no alternative

東南亞國家的問題一直在於,多年以來從未建立與歐洲的跨版塊聯合防衛組織,保護自身安全,由1970年代起,中國海域一直被西方視為該國獨有經濟區,如今中國在南中國海大肆發展,西方難以反應,華盛頓對此已有共識,認為接觸政策全面失敗,中國不是對手而是敵人。二元對立令到亞洲各國無以適從,選擇投靠一方乃是無法避免,就如二戰前的歐洲各國一樣。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東盟
【信報特約】終戰75年,日本、東南亞能夠建立自主路線嗎?
即使「中美新冷戰」的說法不能完全捕捉「舊冷戰」壁壘分明、意識形態對碰的二元格局,但無論如何,兩大強國對碰的局勢,都對日本這類中等強國(middle power),或是東南亞十國這類中弱國家(middle-to-weak power),都會帶來災難性的結果。趁著終戰75週年,筆者希望回顧這些國家怎樣嘗試避免捲入大國衝突,並嘗試探索「第三條路」的可行性。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軍事熱點
捷克媒體訪問: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Události】Napětí v Jihočínském moři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本刊研究員李紫楓早前接受捷克電視台 Česká televize 節目 Události 訪問。
【李紫楓】美國早前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與區內盟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集將會就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及相關議題發表意見。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盟
【IFIMES】ASEAN, C-19 and the Vietnam’s Chairmanship

然而,隨著中美兩國就著肺炎源頭針鋒相對白熱化,Tran 在文末表達了對此憂慮,恐怕長遠來說,這種惡性競爭的局面會威脅到全球公共衛生的應對、增加人類的安全風險,更或有損東盟內部的團結,令之難以再於兩大國之間左右逢源。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信報特約】南海再起波濤 東盟歸邊在所難免
中國本來計劃明年與東盟簽署《南海行為準則》,希望藉此建立共同規範,管理南海問題。因此,今年中國東盟會議理應對南海未來發展定位舉足輕重。然而,受到疫情影響,再加上中國近來在南海的舉動引來垢病,南海的緊張局勢相信仍會維持一段時間。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盟
【明報】新加坡前駐聯國大使馬凱碩:全球化較以中國為中心 各國避歸邊求存

本刊研究主任馮嘉誠早前接受《明報》訪問。
【馮嘉誠】東盟的戰略目標主要是爭取區域自主,盡量避免歸邊,因此向來積極與中、美以至其他區域大國接觸互動,但歸邊壓力近年驟升,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2018年東盟峰會上明言,預料有朝一日東盟或被迫二擇其一。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盟
【IFIMES】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allenging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以後,東南亞國家例如印尼對一帶一路計劃表示樂觀,坊間預料他們將收到巨額的中國資金投入國家基建。在印尼政府部長Luhut Binsar Pandjaitan簽署了28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後,有關一帶一路真正目的的揣測又多愈來愈流行,不少人質疑計劃是否一個地緣政治工具,甚或是一個將其他國家拉入債務陷阱的手段。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盟
【國際政經點‧線‧面】 東盟:局部局域經濟整合的紅利

在全球化浪潮下,地區性經濟整合組織的地位對於單一國家的經濟發展來說越發重要。尤其是近年發展猛迅的東盟,有望成爲霸占全球過半GDP的中,美,歐盟以外的第四大巨頭。本節將簡介越南,菲律賓以及泰國和馬來西亞等全球化的“模範生”在擁抱和參與區域貿易自由化的努力,尤其是通過東盟減少與鄰國的貿易成本,同時吸納外資投產工業等舉措如何逐步轉化成和富裕國家拉近距離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