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紫楓

Source: Unsplash, by Johannes Daleng
科技發展 軍事熱點
【換日綫特約】當AI遇上戰略核武

當軍事AI漸趨依賴科技的同時,亦意味著將有更多遭受如黑客、恐怖分子未經援權使用的安全危機。試想像如若震網病毒攻擊的不是伊朗核設施,而是核武擁有國的指揮控制中心會有怎樣的後果,大概就不難理解此等 AI應用的潛在危機。

俄羅斯 軍事熱點
【UDN 轉角國際特約】普京的危險邊緣政策與核威攝力——Escalate-to-deescalate

事實上,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那刻起,各國距離第三次世界大戰已是邁進了一大步。而普丁的這個決定,可說是讓世界走向繼冷戰後關乎人類存亡的最大核武危機。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換日線特約】崛起的中國核武庫,如何威脅東亞區域安全?從 119 個導彈發射井說起

而一直備受爭議的中國核武庫,近日更有興建近 120 個導彈發射井之報導。如若此舉屬實,將進一步鞏固北京的核威攝力,亦意味著如若台海發生軍事衝突,美國介入的代價將大大提高。換句話來說,在多極體系(multi-polar system)的國際關係中,2021 年的核武軍備競賽加上中美新冷戰的時代,可說是比之冷戰時期還要危險。

國際秩序 多媒體訪談
【地球事圓的】吹哨人再爆Facebook助長仇恨言論
本刊研究所李紫楓接受RTHK香港電台節目《地球事圓的》訪問。 Facebook前員工豪根日前將數千頁內部文件交予傳媒,揭發Facebook的演算法助長仇恨言論和假資訊,尤其是非美式英語內容,又指控朱克伯格迎合政權打壓異見。Facebook演算法如何激化社會二元對立?如何成為國家級宣傳和操控輿論的工具?未來有何危險?
南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AUKUS:不止潛艇軍售,是西方印太戰略聯盟再定義
美國、英國、澳洲未來可拓展的,不管是在尖端技術的合作交流,還是於太平洋的聯合作戰行動,亦只會比QUAD來得廣泛而深遠。可以說,單單從澳洲背棄與法國柴油混能潛艇交易的角度去看此盟約的話,不過是管中窺豹,只知一二而已。    
北美 國際秩序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不能永遠活在美國核保護傘下—東亞國家走向核武化之必要
更何況,核擴散的重點從來不在於一個人擁有多少枚核彈頭,而是它們落入怎樣的人手中,就好比是否如平壤這樣的 「流氓」國家。在東亞裡具發展戰略核武潛能的國家中,大概沒有一個會被認為是 「流氓」,而只是理性的已發達國家。所以現實是,這些國家加入核武俱樂部的實際風險並非如大多數人想像的那麼高。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IFIMES】The Nuclear future of East Asia
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因為被中國和北韓兩個核武國家圍繞,日本、南韓和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理所當然地讓它們實施核化,而日韓台在短時間內均見證了自從冷戰以來急速增長的軍事威脅。   Viewing from a realist perspectiv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f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have always been a valid argument for their nuclearization—being…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伊朗擁核幾成定局
即便此刻的伊朗願意重新遵守原有核協議的規定,理論上也只能令發展核武的進程稍為變慢。除了因為核研技術是無法被逆轉的,更重要的是美伊目前嚴重缺乏互信,沒人可以保證德黑蘭與華盛頓及其盟友,往後不會再爆發新一輪衝突,或其中一方突然再次不願守約,要德黑蘭主動放棄以擁核作為談判籌碼,無疑是難如登天。
多媒體訪談
【地球事圓的】話說世界-必修科存在的原因和背後;QUAD –四方安全對話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秘書長陳偉信、研究員李紫楓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 RTHK》嘉賓主持。

【尹子軒/陳偉信】不同國家地區的必修科各有不同,必修科的制訂,往往關係著經濟或未來的發展。如非洲國家烏干達,不少學校都將中文列為必修科,因社會認為對中文的需要越來越大;哲學是法國高中必修的科目,反映注重多元及獨立思維,以及透過教育培育人民的特質。

【李紫楓】由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上星期首次舉行元首級峰會。是次多邊峰會由美國總統拜登主持,被視為是要平衡中國於印太地區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不過峰會主要的討論,圍繞疫苗供應及氣候變化等,並沒有特別針對中國的內容。有分析認為,QUAD未來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會逐步增加。

俄羅斯 北美 國際秩序
【聯合早報特約】核不擴散的最後防線足夠保障全球嗎?
幾經周折,美俄雙方終在《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New START,下稱「條約」)於2021年2月5日到期前一周,同意將條約延續至2026年。雖然目前對於中程導彈的討論尚未有進展,「條約」也沒能涵括近年核武技術與庫存迅速崛起的北京,然而,「條約」作為穩定兩國因核武而觸發的軍備競賽與安全問題的中流砥柱之一,得以延續,即使算不上完美安排,也至少不至於徹底動搖核不擴散之根本。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Yahoo論壇特約】拜登新政府下的亞太策略布局
踏入2021年,美國政權再次更替。可拜登新政府當務之急還是於國內疫情的處理、振興本地經濟與解決政治兩極化所衍生的種種問題,短期內華盛頓亦大概不會有什麼過於強硬的反中政策,但少些貿易戰不代表軟弱,沒了制裁出口鳥氣也不是世界末日。長遠的佈局非逞一時之快。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Pax Americana 的終結:特朗普單邊主義功過
綜合而言,特朗普四年的各種”美國優先“政策的後果,就是將歐洲更往戰略獨立方向去推。歐洲,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之後,或許在某些個案上可以合作(比如說印太平洋地區),然而,歐美已經不再是必然的盟友了。同樣的主題,也在中東和亞洲盟友身上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