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維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第三條推動沙地改革道路存在嗎?
其實,大部分學者和評論員批評拜登調整沙地政策不應停留在現階段的主因,是他們相信美國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向沙地施壓的民主大國。理論上,若然既沒法扳倒沙地王國,又不欲沙地改善人權的進度裹足不前,唯一的途徑是尋求第三條推動改革的道路。可是,眾所周知,美國總統拜登的年事已高,他很有可能只是美國的「臨時總統」,反而沙地王儲4年後仍值壯年,他大可採取戰略忍耐的應對方式靜觀其變。認為拜登有力威逼利誘沙地落實徹底改革的想法,無疑過於樂觀了。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Glocal分析】推翻莫拉萊斯,總統重選卻一波三折——詳析玻利維亞政治困局
無論如何,玻利維亞過往一年的政局反映出,不論盲目擁護莫拉萊斯還是盡廢莫拉萊斯的政經發展方針,也不是玻利維亞走出困局之道。其實,不論由誰當選新一任的玻利維亞總統,也需吸納為數不少的反對陣營的民意,方能帶領玻利維亞走出高度對立的局面。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世紀疫情加劇黎巴嫩政經危機
事至如今,黎巴嫩政府肯定無法單靠自身力量解決國內的經濟危機,請求外國和國際經濟組織援助是難以避免的事。可是,多國目前因抗疫緣故自顧不暇,它們在未來一段日子對黎巴嫩的支援恐怕會「與日俱減」。國際經濟組織亦會基於黎巴嫩的債務違約紀錄而更審慎批出借貸。更甚的是,美國近日制裁敍利亞的《凱撒法案》加劇了與後者關係密切的黎巴嫩經濟危機。黎巴嫩現時狀況已與陷於戰亂狀況的國家相差無幾,隨時面臨數十年的動盪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