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彬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美土關係惡化的背後:埃爾多安構建新型土美關係?
美土關係轉差,既是埃爾多安的外交野心,也是區內局勢改變使然。埃爾多安初步構建的新型土美關係,暫時尚算成功,但隨着與俄羅斯利益日深,這個假定美土關係不會破裂的脆弱平衡,或許曇花一現,難以長久。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奇摩特約】進擊的中國——澳紐在南太平洋的戒慎恐懼
太平洋島國早年一直是台灣的邦交國主要來源,但在1990年代至2000年代初,北京便成功以各種經濟援助吸引多個太平洋島國與台北斷交,直至2008年雙方協議不再爭奪太平洋島國邦交為止。中國拉攏更多太平洋島國邦交之際,便是中國在南太平洋影響力上升的開端。澳洲獨立智庫Lowy Institute今年公布了有關中國經濟援助予太平洋島國的統計數據,在2006年至2016年年中錄得合共17.8億美元,規模與美國(2006年至2014年共18.9億美元)相若,但仍遠不及傳統區內最大經濟援助國澳洲(2006年至2014年共77.03億美元)。除了巴布亞新畿內亞和東蒂汶外,中國與澳洲在斐濟、湯加、瓦努阿圖和薩摩亞的經濟援助金額相若。
布列頓森林體系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人民幣原油期貨合約與人民幣國際化

觀乎“石油美元”與“石油人民幣”的結構差異,要吸引國際投資者和石油輸出國主動使用人民幣結算原油期貨交易,與“人民幣國際化”這個命題一樣,關鍵都是貨幣基礎和自由兌換。

北美 地區研究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又愛又恨 中國美債「王牌」失效

無論是中方有意試探市場反應,還是真的忍受不了川普利用赤字支援經濟政策,對中國來說,即使不願意,美債實屬必須購買之列。如今美債孳息率(bond yield,又稱殖利率)逐漸攀升,人民幣資金流至整體美元市場的速度也會加快。美債在北京心目中,既愛且恨。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Yahoo論壇特約】基督教猶太復國主義:以色列立國的「遙距」精神原動力

由1948年以色列立國起,至以色列往後與中東周邊國家不斷發生戰爭,美國都是以色列的頭號盟友,在國際爭議聲中不斷為以色列國防利益護航。在實際操作上,猶太人游說組織是民主共和兩黨總統及國會候選人的金主,令以色列一直是接收最多美國軍事援助的國家(其次是埃及),但福音派基督徒捍衛以色列的狂熱態度,也形成了左右美國中東外交策略的力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東盟
【Yahoo論壇特約】從「脫亞入歐」到「由歐入亞」:日本的東南亞國策

可以預計,安倍晉三不但有望在未來五年任期內實現「修憲」終極大計(2018年9月的自民黨總裁選舉相信也沒有什麼懸念),他的「南向」政策有望延續,令日本與東南亞的關係更加緊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