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環境保護
【晴朗早晨全餐】 夠鐘上堂: 以巴衝突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

【郭耀斌】由以色列警方武力鎮壓聲援被逼遷巴勒斯坦人的示威開始,到變成以色列軍方與哈馬斯互相開火、各不相讓,以巴衝突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以巴衝突下,以色列、加沙、哈馬斯、巴勒斯坦關係如何?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戲劇 x 全球視野】百年和平夢——以巴衝突與《和平秘道》
可惜的是,最令所有人記得的《奧斯陸協議》部份,並非(看似實在但實則脆弱的)以巴和平路線圖基礎,也不是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獲國際認可,而是身為以色列簽署方代表的以色列總理拉賓(Yitzhak Rabin),在1995年11月被極端猶太復國主義者暗殺,象徵《奧斯陸協議》功敗垂成。今時今日,美國主動承認耶路撤冷是以色列首都,完全逆轉了(表面上)「中間人」角色,多個一度支持巴解的中東國家,更相繼與以色列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此時細看《和平秘道》,除了令人懷緬那些年的和平理想,也難免多了幾重唏噓。
中東/中亞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非洲
【地球事圓的】中東新形勢

雖然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但多年來與以色列私下的關係不俗,所以當蘇丹成為第三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後,有不少分析都認為摩洛哥很快會成為接下來與以色列建交的阿位伯國家。特朗普亦很希望在離任前建立標誌性的外交功績。若他在任內成功推動多些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或可形成骨牌效應。不過,特朗普推動以色列與摩洛哥建交的過程相當急就章,特朗普為左促成摩洛哥同以色列建交,不惜犧牲西撒哈拉的自決權,這令北非的局勢更不穩定。此外,在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後,北非另一個阿拉伯國家突尼斯隨即表明沒有興趣與以色列建交,可見短期內要出現以阿關係正常化的骨牌效應有不少阻力。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十萬八千里】自由評︰以色列阿聯酋巴林協議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
【郭耀斌】以色列早前與巴林及阿聯酋簽署關係正常化協議,當中有甚麼重點內容及象徵意義?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Glocal分析】以色列阿聯酋建交利字當頭 中東局勢難一錘定音
然而,伊朗國內的強硬保守派可利用以阿建交的事例來高舉伊朗有備受孤立的危機來為進一步為明年舉行的伊朗總統選舉造勢。加上土耳其早前已在利比亞、卡塔爾和在地中海東部鑽探天然氣等問題上與阿聯酋爭持不下,如今更在以阿建交後威脅全面切斷與阿聯酋的外交聯繫,以阿建交可為中東和平奠定重要基礎的說法,未免言之尚早。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以色列阿聯酋關係正常化 沙特靜觀其變
當然,若然以方希望推動與其他阿拉伯國家關係正常化的進程,短期內勢必難以正式落實吞併巴人在西岸領土的計劃。以方亦不太可能只單單只在乎改善與阿聯酋的雙邊關係。在去年波蘭華沙舉行的中東和平會議和今年年初特朗普公布「世紀方案」時均有派代表出席的沙特阿拉伯,相信亦是以方積極拉攏的對象。甚至可以說,沙特是中東遜尼派首屈一指的大國,以方改善與沙特關係較改善與阿聯酋關係的重要性有過之而無不及。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選舉脈絡
【信報特約】特朗普促成和解 暗為選戰部署
特朗普現時表面上落後拜登,但經過2016年的教訓,外界已不敢斷定拜登必勝。此時特朗普取得外交勝仗,鞏固了福音派基督徒選民基礎,也增加了猶太裔選民支持他的說服力,無疑極為重要。隨着特朗普和拜登將有更多同場辯論的時間,以及兩大陣營陸續互數不是和互爆對方黑幕,當拜登的失言缺點遇上特朗普的尖酸刻薄,特朗普仍有勝算。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內塔尼亞胡吞併巴人領土存暗湧
無論如何,對巴人而言,縱然以方未有如期在「七一」死線正式落實吞併計劃,但他們的處境仍不容樂觀。歐盟和約旦的聲援無疑顯得蒼白乏力,他們唯今之計只有拖延等待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出爐。對以方而言,最「壞」的結果只是無法落實吞併計劃,但她仍然牢牢掌控着西岸一帶,但對巴人而言,最「好」的結果恐怕也只是能夠維持現狀,他們的命運仍然不由自主。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六集 八百萬人如何影響美國國策:以色列人的“國際綫”

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的Podcast系列的新一集將講述以色列人如何通過説客組織如何影響美國國策,分析以色列說客團體的各式操作,以及剖析以色列這個小國崛起的故事。 為何美國如此寵愛這個僅僅八百萬人的小國?真的是由於它是聖經上的應許之地,以致華盛頓在外交及經濟上都對其處處維護?本集由The Glocal 團隊為大家娓娓道來。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Glocal分析】「世紀交易」方案一面倒偏袒以色列 巴勒斯坦反撃選項有限
在局限重重的情況下,有分析認為巴方最可行的辦法是採取拖延的策略,待3月2日以方國會重選的結果出爐後才再作打算。與此同時,特朗普在公布「世紀交易」方案數天後亦要求內塔尼亞胡暫緩正式兼併西岸殖民統治區的行動。可是,儘管相關方案為內塔尼亞胡助選的意味甚濃,但它同時得到內塔尼亞胡國內主要政敵班尼·甘茨(Benny Gantz)的鼎力支持。因此,不論最終由內塔尼亞胡抑或甘茨勝選,巴人的前景在短期內也不會出現明顯的不同。不論巴人選擇在「世紀交易」方案的基礎上與美以雙方談判、繞過美方直接與以方談判,還是摒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徹底勇武抗爭,只要特朗普仍然是美國的總統,恐怕巴方也無法換取任何稱心如意的結果。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公敵從以國變成伊朗 巴人利益遭忽視
總括來說,庫什納和穆罕默德單刀直入,強迫法塔赫當局接受這項世紀政治交易,固然是基於赤裸裸的政治現實──根本沒有國家有能力阻止以色列的獨自行動,另一方面就是客觀上對遜尼派阿拉伯國家也是一種解脫,不用再被陳舊且現時看不到將來可改變的巴勒斯坦問題,妨礙加強與美以合作,阻止伊朗的野心。沒有思想包袱,便可更盡、更心狠手辣,人生如是,政治又何嘗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