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主義

(Source: Unsplash, by Daniel Bernard)
東亞 選舉脈絡
【UDN轉角國際特約】男權新世界?專訪南韓選後的「女性家族部」攻防戰

今年一月,尹錫悅僅僅在社交平台上發佈一句「廢除女性家族部」,在不用做任何解釋的情況下,他就成功引起討論,爭取到男性選民的支持。這現象或許也和「女性家族部」在韓文的語境裡有關。「女性家族部」的英文翻譯為「性別平等及家族部」,但韓語的直接翻譯卻是「女性家族部」;而光是將字眼聚焦在「女性」,長期下來,就容易被誤會且被詮釋成只為女性爭取權益。但為大多數人所忽略的是,女性主義的真正定義在於追求性別平等、破除性別定型,讓人人都可以活得自在。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Glocal獨家】被社會邊緣化的族群身份如何加劇已有的資源危機?從芬琳特市污水事件説起
獲得乾淨水是聯合國公約中的基本人權之一,芬市的災難雖然是全面性地影響市民,卻在其中的一些群組有著比其他人更嚴重的影響。這正正是女性主義中的交織理論 Intersectionality的體現:多重的身份就會帶來多重的壓迫,而不同的壓迫會交織和堆叠,導致災難會在某些族群中有更爲嚴重的後果。這個理論就是由黑人女性主義學者 Kimberlé Crenshaw 提出。舉例言之,一名黑人女性勞工,其實他經歷的就是三個層面的壓迫,就他的膚色、性別及社經地位。這種思考及分析,讓我們理解到身份的複雜,正正就源於這群女性的生活日常,亦有助於我們更貼近受壓迫者的處境。
北美 地區研究 選舉脈絡
【信報特約】進步派危機感激增 拜登乘勢箍女性票
金斯伯格及其他大法官就是要制衡特朗普總統及其政府高層官員,才可以保障每個公民的自由。為了拉攏特朗普而詆毀一位法官執行她的職務及責任,甚至是一個婆婆的一生功過,是我們必須要警醒的行為。轉念一想,旅居海外,作為移民,其實也是弱勢,何必向更弱者抽刃呢?
國際秩序 多媒體訪談
[國語]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五集 國際關係中的女性主義 (下)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的Podcast系列,第五集將會承接上集讓大家理解性別在國際關係中的角色。我們會以1994 Chiapas Revolution的例子,講述女性主義在反全球化運動等的政治運動中有甚麼的貢獻。今集也會比較女性主義與其他國際關係理論之間的分別,分析各方對女性主義國際關係的批評及討論女性主義思想在未來的發展。本集由來自台灣的黃心怡研究員為大家娓娓道來。

國際秩序 多媒體訪談
[國語]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四集 國際關係中的女性主義 (上)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的Podcast系列,第四集將會講述女性主義在國際關係學科中爲我們帶來的視角。女性主義何時開始興起?女性主義在國際關係有甚麼主要思想?我們的研究員將會談及到女性在現代政治經濟的角色,以及女性主義如何挑戰固有的國際關係理論,亦展露了現有國際關係討論中的盲點。本集由來自台灣的黃心怡研究員為大家娓娓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