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邊主義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IFIMES】 維也納進程中的馬爾他總統:歐洲與她的鄰里 President of Malta at the Vienna Process: No Europe without its Neighborhood
he following content is provided by IFIMES (Author: Eugene Matos de Lara)   編輯摘要   3月8日,EU Commissioner for European Neighbourhood and Enlargement及 Excellency Olivér Várhelyi. Still…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歐盟
【自由亞洲電台】尹子軒:香港問題涉美歐中三方博弈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接受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尹子軒】要理解現時美歐中三方博弈,得將世界想象成美國,歐盟和中國三大板塊。尹子軒認為,雖然美國總統換上了更為著重多邊主義的拜登,然而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已經將歐盟內聚力大幅提高,歐美之間也不存在所謂「理所當然的同盟關係」。 在美國敵意底下,北京渴求獲得戰略性盟友,而這背景就為歐盟提供了可乘之機:之前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就是北京忽然大幅讓步的成果。對歐盟而言,香港問題並不是主要戰略目標;東歐白俄局勢,甚至土耳其東地中海的局勢重要性都比香港大得多;但因為把香港作為棋子有利於歐盟對華博弈,所以香港在歐盟整體戰略上仍佔據一個位置。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單押民粹主義的小英格蘭人成爲了大脫鈎時代的注腳
總括而言,歐盟與美國的同床異夢,早已不是新聞。鑑於共同利益,跨大西洋同盟的“死期”尚未到,北約等合作組織仍有一定生存價值,歐美兩大板塊之間總是有議題是可以合作的。問題還是在於,英國莽撞的脫歐公投,將自身捲入美歐的衝突當中,如果當初留在歐盟,英國還能憑著與美國的特別關係,協助雙方進行交流,保持自身在跨大西洋同盟的獨有位置。可是如今一切已成定局,英國在面對美國及歐盟的兩難局面,就只能自求多福,承襲聯合王國的偉大傳統,好好掙扎求存。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IFIMES】How to Spend it: An Austro-Franco-German Proposal for a European Post C-19 Recovery Programme

維也納國際經濟學院(WIIW)常任主席 Mario Holzner 在會上發言,提出最近歐盟的疫後復蘇基金計劃反映歐洲整合全面停頓,歐盟及各成員國需要並肩而行,尋找分配資源的不二法門,整合各方意見,容讓歐洲順利渡過2020年的政治及經濟危機。

南亞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一帶一路計畫是引發中印邊境衝突的導火線?feat 肺炎疫情對於發展中地區的影響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我們挑選了以下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並以Podcast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在各國的特別案例及中印邊界糾紛發展。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信報特約】歐盟抵住崩解 英國步履蹣跚
從文翠珊近日内閣的混亂和保守黨就文翠珊脫歐白皮書所引致的内部分歧,不難再一次看清就是在公投前便已經一再被提到的事實:歐盟所提供的多邊主義平臺是後冷戰時代對於非超級强國最有利的經濟和外交選項,在這種架構以外的大小國家,對全球政經局勢幾乎無可置喙,是意料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