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爾多安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土耳其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背後的盤算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動徹底改變歐洲地緣政治的局勢。原本成為中立國多時的瑞典和芬蘭基於國家安全的考慮,早前正式提交加入北約的申請。不過,兩國加入北約的過程難以一蹴而就— 按照加入北約的程序,加入北約的國家需要全體成員國一致同意方可批准加入,但瑞典和芬蘭提交申請後,土耳其隨即高調作出反對。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既有報私怨的嫌疑,亦有平衡俄方與西方勢力的現實考慮。埃爾多安對瑞典和芬蘭認爲支持居倫運動、庫爾德工人黨及為土耳其異見人士提供政治庇護甚為不滿。土耳其是次反對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的過程中,亦順道重申兩國是「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   土耳其因對異見分子風行雷厲的政治清算導致與西方交惡亦非一日之寒。美國曾因而以暫停向土耳其出售F-35的計劃、停止為土耳其的F-16進行升級和制裁土耳其的軍工業等措施作爲回應。土耳其向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導彈,以及聲言購買俄製戰機,都有令美土關係更為緊張。早有評論認為,由於土耳其已愈趨靠攏俄方,所以北約聯盟已是名存實亡— 然而,這亦並非事實的全部:北約也好俄國也罷,統統本就不過是埃爾多安希望借由戰略地位勒索的對象,而軍事行動受阻的克里姆林,正將是“蘇丹”的下一個獵物。
(Source: Unsplash, by Meg Jerrard)
中東/中亞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 土耳其內外交困 埃爾多安難安枕

土耳其可能已經到了不僅需要更全面調整國內政策,還需要外錨輔助穩住國家經濟的地步 。雖然資本管制可以成為其中一個選項,但土耳其以對外開放投資和貿易作為招徠,一旦採取這種措施會對自己造成結構性和聲譽上的損害 。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軍事熱點
【聯合早報特約】美國土耳其連番交惡 北約聯盟危如累卵
尤有甚者,特朗普堅決把美軍撤出敍利亞後,土耳其立即揮軍攻打敍利亞庫爾德族,特朗普在受到美國國會猛烈抨擊的前提下,迫於無奈向土耳其實施包括禁售軍備等多項制裁措施。縱然美、土雙方近日就敍利亞庫爾德族達成停火協議,但庫爾德族始終是兩國關係的不定時炸彈。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土耳其之春:埃爾多安無法無視的深層撕裂
埃爾多安在美軍撤離之後馬上對敘利亞北部的庫爾德族人發動籌劃已久的攻擊,背後原因明顯不過— 像任何專制國家,一旦管治失衡,經濟頹靡,往外發動戰爭往往是轉移人民視綫,尤其是社會深層撕裂的好機會。2013年的土耳其反政府抗議運動便是埃爾多安專制政府一直無法撫平的深層次傷口。這場抗議運動被示威者稱為「佔領蓋齊公園運動」(Gezi Park Protests),後來又被媒體廣泛簡稱為「土耳其之春」。這場運動由一件極爲普通的基建抗議而起,卻由於埃爾多安政府的無能,恐懼和群衆對於專制政權反抗的低估,延燒到社會每一個層面。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為甚麼埃爾多安的伊斯蘭化政策會失敗?
由此可見,AKP 與「福利黨」不同,雖然大家都以信仰動員支持者,並非為了追尋信仰的內在價值。然而,福利黨在剛剛經歷 1980 年軍事政變、社會嚴重撕裂的形勢下,成功把信仰塑造成一種普及的政治符號,團結社會,並取得成功。相反,埃爾多安的「伊斯蘭化」政策卻在撕裂社會,步向威權專制,試圖利用民粹卻適得其反,結果與民眾愈走愈遠。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美土關係惡化的背後:埃爾多安構建新型土美關係?
美土關係轉差,既是埃爾多安的外交野心,也是區內局勢改變使然。埃爾多安初步構建的新型土美關係,暫時尚算成功,但隨着與俄羅斯利益日深,這個假定美土關係不會破裂的脆弱平衡,或許曇花一現,難以長久。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埃爾多安「帝國夢」撞上鐵牆
修憲改為總統制一事最終在爭議聲下順利完成,埃爾多安的「新蘇丹」美夢成真,與「新沙皇」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mir Putin)看齊。埃爾多安成名於土耳其經濟高速增長之時,如今經濟面臨重大危機,專權及用人唯親作風令外國投資者不予厚望,親俄的傾向使北約內的歐美盟友日益不滿。換個角度來看,這才是真正考驗埃爾多安能否抵受各方壓力,成就「大土耳其」這個終極目標。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端傳媒特約】肆無忌憚的土耳其,無牌可出的歐盟,與新普世主義的可能

可以預見,一個自我極爲膨脹,又在外交戰略上讓歐盟無可奈何的土耳其,將會是今年歐洲各國右翼政客最大的箭靶;非土耳其裔的穆斯林被歸納到同一個對立面,亦難以避免。而這種從反土耳其延伸到反穆斯林的邏輯論調,雖然或許有助歐盟進一步整合,比如共同建立軍隊,甚至是協助建立歐盟夢寐以求的 「歐洲身份」。可是,這種將他者變成一種 “counter- image” 的共同身份建構,實際上只會造就一種消極、具攻擊性的集體亢奮,而不是對歐洲有建設性的共同協進精神。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HK01特約】記土耳其政變一周年:在群眾的歡呼聲中冒起 埃爾多安的獨裁之路
埃爾多安的保守且趨向伊斯蘭化的作風,重點不在於他是否真的有心推行伊斯蘭主義,而是他只當此為鼓動民粹的手段。若純粹觀察修憲公投的結果,就會發現不少支持修憲的選民來自安那托利亞內陸一些經濟條件較落後,人數眾多,且較傳統的穆斯林地區,他們與近伊斯坦堡的沿海精英及更歐化的地區不盡相同。因此,這些在世俗化,甚至乎是全球化之下的輸家,成為了埃爾多安的拉攏對象。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HK01特約】土耳其的「核心價值」:伊斯蘭化的本質與未來(下篇)
埃爾多安的伊斯蘭化傾向愈來愈排他。經過今次流產政變後,軍人制衡伊斯蘭政府的機制失調,只能寄望埃爾多安會考慮現實國際政治,作出取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