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爾吉斯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換日線特約】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如何從右翼民粹回歸現實外交?
變天半年後,吉爾吉斯在亂局中跑出的總統扎帕羅夫(Sadyr Japarov)治下逐漸穩定。星期日(4 月 11 日),全國 8 個城市及 420 個鄉村舉行了地方議會選舉,結果預料之內,如早前吉國獨立媒體《Kloop》報導,不少親政府及親建制政客混入地區小政黨參選,皆贏得不錯成績。除了地區選舉,另一重點是同日舉行的第二次修憲公投,這次投票問題是「你是否支持最新憲法草案?」。上次 1 月 10 日舉行的修憲公投,問題是「支持議會制或是總統制政體」)。兩次公投都獲民眾高票支持,看來回歸總統制無誤,讓扎帕羅夫進一步鞏固權力。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換日線特約】吉爾吉斯總統扎帕羅夫:如何從右翼民粹回歸現實外交?
扎帕羅夫上台後,昔日的右翼愛國者身份不再,反而開始趨於務實,以國家利益為重,又不斷安撫盟友俄羅斯與中國的信心;加上扎帕羅夫經歷選舉洗禮以及修憲集權,消除盟友眼中吉國的不明朗因素。此外,扎帕羅夫更努力改善與鄰邦的關係,又拓展俄中以外的外交路線,盡顯小國多邊外交的生存藝術。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換日線特約】從囚犯到總統:吉爾吉斯示威後,用不到 100 天迅速崛起的扎帕羅夫究竟是誰?
或許,這真的是人民的意願。經歷過去年 10 月的示威浪潮、甚至是經濟衰退、武漢肺炎,提倡反對建制、以強人形象出場的扎帕羅夫脅著擁有強大民意支持,這時候推動修憲重返「總統制」,把其包裝成走出困局的唯一出路,顯得更有說服力。不論民眾清不清楚修憲內容,只要是破舊立新,反對建制,就可切合厭倦政黨政治、憎恨政客貪污的民粹口味。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選舉脈絡
【UDN轉角國際特約】吉爾吉斯2020革命爆彈?一場關於民主、貪腐與權貴家族的國家鬥爭
這次示威,會否成為繼 2005 年「鬱金香革命」及 2010 年「第二次革命」的另一場革命?或許會,但不可能是外國勢力干預吉爾吉斯內政。一雞死一雞嗚,以上國內的潛在炸彈,足以令國民再次準備第三、第四次革命。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是時候摒棄「前蘇聯國家」的標籤
脫離過去被蘇聯殖民的歷史包袱,中亞五國的國家建設和發展均朝著不同形式的「去俄化」方向前進。若單純把他們歸為「前蘇聯國家」,是忽略了這數十年間的區域變化。他們不再是只聽命莫斯科的附庸國,而是各具民族質色的新興主權國家。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俄羅斯疫情持續,如何打擊塔吉克和吉爾吉斯經濟?
總括來說,吉塔兩國的經濟困境能否出現曙光,很視乎俄羅斯國內的疫情發展如何。但就目前來說,情況不太樂觀。在俄羅斯重啟經濟活動以前,本身已經十分貧困的吉塔兩國,除非能在經濟上創新猷,否則將會一蹶不振。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武肺大蕭條的「一帶一路」大破財:中國願意債務減免嗎?
本篇文章主要選擇一些欠中國較多債務的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例如吉爾吉斯與塔吉克——探討其外向型經濟體,如何直接受到疫情和中國「糖衣陷阱」式債務的雙重打擊?並關注中國與債務國重新談判和達成紓困措施之各種可能。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左右紅藍綠】吉爾吉斯前總統被捕引發的政局動盪

本刊研究員孫超群早前擔任港台節目《左右紅藍綠》主持。
最近吉爾吉斯政府拘捕前總統阿坦巴耶夫,控告他涉及策劃政變、謀殺等罪行。近場政治檢控,令吉爾吉斯的櫂力鬥爭越演越烈。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突厥國家如何看中國的新疆再教育營
第一,哈薩克與吉爾吉斯政府在整件事上默不作聲,而群眾卻對新疆的情況表示憐憫與憤怒;第二,身為「突厥大哥」的土耳其,近日突如其來為「突厥同胞」維吾爾族開腔,譴責中國對他們的打壓。這些與維吾爾族有歷史與血緣淵源的國家與群眾,對新疆「再教育營」的不同反應,顯示了彼此之間的矛盾,令人玩味。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歷史回顧】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從何而來?
作為突厥國家間合作下衍生的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可說是透過歷史文化連結,向中亞以至「遊牧民族」國家發揮的一種軟實力外交。土耳其成為下一屆世界遊牧民族運動會的主辦國,正正表現出土耳其在突厥文明圈中的國際地位。似乎,就算是運動,也離不開政治。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 吉爾吉斯總統精彩的「打貪行動」,會「順便」打擊到「一帶一路」嗎?
以吉爾吉斯現時的國情看來,繼續參與中國的「一帶一路」,除了是別無他法之外,更是帶動經濟發展的唯一可行選項。當然,上層精英亦有動機維持現狀,繼續從中輸送利益,分一杯羹,只是受益人由前朝黨羽遞嬗至新總統圈子而已。所以,回到最初問題:中國「一帶一路」倡議會不會在吉爾吉斯嚴重觸礁?除非該國爆發第三次革命吧。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中國人來建鐵路,但我寧願他們是德國人!」──為什麼吉爾吉斯的「恐中症」,比鄰國都來得嚴重?

吉爾吉斯位處於地球中心、世界邊陲的中亞,與毗鄰的烏茲別克與塔吉克之間,形成費爾干納山谷。席斯金在《不安的山谷》筆下的吉爾吉斯,如今時移世易,「中國因素」影響日深。中國帶來的影響──舉凡價廉物美的棉襖,浩浩盪盪的基建、熙攘往來的中國面孔,除了貢獻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發展、上層精英的利益輸送之外,還令這裡的人們「恐中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