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續發展

宏觀政經 環境保護
【Yahoo論壇特約】綠色經濟重啟地球 歐盟碳市場堪借鏡
說到底,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當然只是人類氣候馬拉松上的一小步,但其最大意義卻是打破了「環境保護必然犧牲經濟利益」這種長久錯誤迷思,實證出兩者共存互惠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事實上,目前執行「碳市場」的地方不止於歐盟,還有紐西蘭、美國加州、乃至中國局部省份。然而,這對於控制全球升温在1.5度內明顯還是不足夠,必須依賴更多國家、企業、公民積極參與。2021年是人類社會在「世紀疫症」後再出發的新一章,地球難得喘息了一會兒,究竟未來之路會是繼續任由環境惡化以致危及下一代,抑或仿傚歐盟般在環保和經濟上取得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國際秩序 專題研討會 環境保護
國際虛擬島嶼峰會召開 群策群力應對人類命運

綜觀這次「國際虛擬島嶼峰會」的記者招待會,全球愈130家媒體均有委派代表出席,足以反映島國發展、尤其在氣候環境議題上,依然深受國際社會關注。祝願為期七日的交流活動能順利舉行,集合世界各地、跨界別的大智慧,為人類的共同命運肩負起我們的時代責任。

專題研討會 環境保護
「Virtual Island Summit 2020」 新聞發佈會

本刊研究員文俊偉早前出席由Island Innovation舉行的 “Virtual Island Summit 2020” 新聞發佈會,並就相關議題發言。
【文俊偉】以往不少的議題如解決全球暖化及定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都需要依賴國際合作,但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各國之間似乎出現了更嚴重的「區域化」跡象。疫情結束後,國與國之間的協作會否變得更困難?

地區研究 東亞 環境保護
【信報特約】Redress激發新生代設計環保時裝
提到污染的工業,不少人會立刻想到石油、採礦、鋼鐵和汽車製造業等重工業,惟五光十色的時裝業同樣是釀成環保問題的主要來源。由種植棉花到放上商店架售賣為止,生產一件衣服須經過眾多步驟處理,而過程中所衍生的碳排放、污染物和廢物更不計其數。成立於香港的非政府組織Redress,早於2007年起便在時裝界、成衣及紡織業推動可持續發展,鼓勵舊衣回收、剩餘成衣及紡織物料循環再用,創辦人兼董事長丁潔絲(Christina Dean)笑言,成立初期向業界及目標對象拍門推廣可持續時裝(Sustainable Fashion)的時候,對方完全沒有相關概念,但時至今日可持續發展已是人盡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