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BS】印尼棕櫚油精煉所造成環境污染對於印尼發展前景有什麽影響?
【馮嘉誠】在棕櫚油的出產和出口方面,印尼在全球都無出其右。棕櫚油的用途極爲廣泛,由工業到醫療再到食品製作,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然而,棕櫚油的生產本身造成極大的環境破壞問題,導致了許多和印尼有經貿關係的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盟,已經就此作出警告。持續的歇澤而漁,是如何損害印尼在國際間的經貿地位和影響它的發展?
【馮嘉誠】在棕櫚油的出產和出口方面,印尼在全球都無出其右。棕櫚油的用途極爲廣泛,由工業到醫療再到食品製作,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然而,棕櫚油的生產本身造成極大的環境破壞問題,導致了許多和印尼有經貿關係的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盟,已經就此作出警告。持續的歇澤而漁,是如何損害印尼在國際間的經貿地位和影響它的發展?
本刊研究員李紫楓早前接受捷克電視台 Česká televize 節目 Události 訪問。
【李紫楓】美國早前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與區內盟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集將會就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及相關議題發表意見。
2017年一帶一路峰會以後,東南亞國家例如印尼對一帶一路計劃表示樂觀,坊間預料他們將收到巨額的中國資金投入國家基建。在印尼政府部長Luhut Binsar Pandjaitan簽署了28個一帶一路合作項目後,有關一帶一路真正目的的揣測又多愈來愈流行,不少人質疑計劃是否一個地緣政治工具,甚或是一個將其他國家拉入債務陷阱的手段。
2009年以來,中國已成為亞細安的最大貿易夥伴,而亞細安方面則從2011年以來,就是中國前三大貿易夥伴。加上地緣政治發展的趨勢,兩者的緊密合作程度只會更進一步增長。不過,要搭起這條“海上絲綢之路”殊不容易:除了東南亞各國普遍的行政效率問題以外,“一帶一路”被視為以中國利益為先,犧牲本土資源的看法也越來越普遍。作為中國近代野心最大的地區戰略,“一帶一路”中的“海上絲綢之路”要在東南亞揚帆起航,需要撫平的阻力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