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戰略

俄羅斯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信報特約】固守印太戰略 美聯俄抗中不易
當下中國對於美國的威脅一如冷戰年代的蘇聯,衝擊全球政經秩序和意識形態,明顯較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來得大。美國的印太戰略本身不涉及民主共和兩黨的政爭,也得到兩黨堅實支持,但特朗普對俄羅斯的態度被民主黨方面視為「通俄」,固此令人猜測拜登一旦勝選,是否重返敵視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客觀上導致包圍中國的印太戰略現缺口。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信報特約】白宮「核彈」投港制華 鞏固第一島鏈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也是數一數二的離岸美元市場,美國制裁香港,不只是瞄準活躍於香港的中港企業,熱中透過美元交易套利或發行美元債集資,更是寧願犧牲眼前在香港的美國企業利益。這場如箭在弦的焦土戰,打響了美國部署印太戰略以來的第一炮,戰略中的第一道防線。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盟
【明報】新加坡前駐聯國大使馬凱碩:全球化較以中國為中心 各國避歸邊求存

本刊研究主任馮嘉誠早前接受《明報》訪問。
【馮嘉誠】東盟的戰略目標主要是爭取區域自主,盡量避免歸邊,因此向來積極與中、美以至其他區域大國接觸互動,但歸邊壓力近年驟升,連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也在2018年東盟峰會上明言,預料有朝一日東盟或被迫二擇其一。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明報月刊特約】終究出現的三腳凳──《香港人權及民主法》的通過
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會否演變成戰爭,近數年來一直引來兩國以至關注全球局勢的學者、專家及官員暇想。南中國海的水域範圍主權,以至台灣問題,都是兩國潛在的軍事衝突觸發點,但以上兩項都不是發生在中國的岸上。《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是美國以白紙黑字方式聲稱在中國主權範圍下劃出控制及監管範圍,即使很難想像美國有日會派兵攻佔香港(亦沒有這個必要),美國這次立法的舉動,猶如派了一隊無形的士兵登陸香港,牽制中國透過香港擴展全球影響力,特別是用作往後貿易爭議談判回合的籌碼。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軍事熱點
【UDN轉角國際特約】歐盟利益在印太地區被挑戰是美國保護傘不再的必然結果
歐盟從戰後初始到近年的茁壯,都是建基於由美國軍事所維護、以規條為本的國際秩序。然而,當這個秩序的保護者美國不再可靠,而新崛起的中國又每時每刻尋找侵蝕這個秩序的機會,歐盟各國要保障自己利益,就必須開始尋找新的答案。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軍事熱點
【明報特約】印太戰略橫空出世 東盟建構「新」區域戰略角色
然而印太戰略不止是一個單純的策略。無論印太戰略幕後設計者的動機是純粹尋求別樹一格的口號,或是基於務實需要,從而重建一個另類對美國商貿條件有利的雙邊或多邊貿易平台,還是有戰略需要阻止中國「一帶一路」及南海「軍事化」活動,它的最終結果將無可避免挑戰現行的亞太區域秩序和戰略地理。主流華文媒體普遍把印太戰略演繹成意欲威脅北京的「大戰略」(grand strategy),但華府重劃「亞(印)太」戰略地圖,同樣令現行秩序規劃者頭痛不已,當中自然包括在1990年代後便積極推動區域整合的推手——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