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

國際秩序 東亞
日本越南元首防長本年度第三次見面商討合作 中國南海動靜成爲兩國最大公約數
可以說中國的舉動成為了日本越南雙方關係的催化劑,預料未來雙方將會有更多的發展,對抗中國區內影響力仍然會是兩國合作的主軸。
俄羅斯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明報特約】烏克蘭局勢連結德國東歐 歐盟南海佈置齊備 歐美連綫圍堵中國成既定現實?
當北京開始將更多的籌碼壓在俄羅斯身上,克里姆林宮在東烏克蘭對於歐盟的武裝威脅就成爲了中國在東歐和德國的政治負資產;而南海地區中方對於歐盟積極耕耘的經貿利益的威脅,在美國回歸印太平洋地區的大戰略底下,西歐海權大國們也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向北京施壓——的確,中歐之間的合作空間仍然存在,但是,在歐洲内部利益一致,加上美歐利益高度一致的當下,中美歐三大板塊的競爭,短暫地形成了二打一的局面。
國際秩序 多媒體訪談
【十萬八千里】 歐洲議會討論疫苗護照與中歐投資協定

本刊秘書長陳偉信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

【陳偉信】全球對於疫苗護照及綠色認證討論熱切,期中的安全性和公平性引起了關注。近日,德中領袖磋商,德國選舉對中國及香港帶來了什麼影響?歐洲進軍南海,背後又反映了什麼?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IFIMES】ASEAN at Crossroads: Nonaligned Movement has no alternative

東南亞國家的問題一直在於,多年以來從未建立與歐洲的跨版塊聯合防衛組織,保護自身安全,由1970年代起,中國海域一直被西方視為該國獨有經濟區,如今中國在南中國海大肆發展,西方難以反應,華盛頓對此已有共識,認為接觸政策全面失敗,中國不是對手而是敵人。二元對立令到亞洲各國無以適從,選擇投靠一方乃是無法避免,就如二戰前的歐洲各國一樣。

北美 地區研究 東亞 東盟 軍事熱點
【聯合早報特約】從華盛頓角度解構南海之爭
現時中美關係持續惡化,而鑑於現時的衝突許多是源自兩者間的根本性差異——戰略意義、地緣政治、全球霸權與意識形態之爭,而這些均已是單憑什麼經濟利益無法談判解決的事情。可見的是,未來南海軍事局勢只會越發緊張,而雙方對歭、挑釁性行為不斷的同時,意外擦槍走火的機率更是一躍千丈——南海之爭,隨時有演變成軍事衝突的可能。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軍事熱點
捷克媒體訪問: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Události】Napětí v Jihočínském moři (Tension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本刊研究員李紫楓早前接受捷克電視台 Česká televize 節目 Události 訪問。
【李紫楓】美國早前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與區內盟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集將會就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及相關議題發表意見。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信報特約】南海再起波濤 東盟歸邊在所難免
中國本來計劃明年與東盟簽署《南海行為準則》,希望藉此建立共同規範,管理南海問題。因此,今年中國東盟會議理應對南海未來發展定位舉足輕重。然而,受到疫情影響,再加上中國近來在南海的舉動引來垢病,南海的緊張局勢相信仍會維持一段時間。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選舉脈絡
【信報特約】2019年的東南亞烈火莫息還是風雨不止
筆者認為「大馬變天」對2019年的東南亞有特別啟示作用,故此花了不少篇幅討論其後遺症。事實上,泰國、印尼、菲律賓今年將會舉行全國選舉,選情至今尚未明朗,印尼總統選舉結果更隨時牽動東南亞地緣政治形勢,藉得留心。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軍事熱點
【聯合早報特約】中美南海軍事博弈
不過,美軍能隨意進入地球上任何海域,震懾區內敵國、保護盟友,以至發動攻擊的軍事能力是美國維持現行其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支柱,攸關其核心國家利益;故所以美國不可能接受中國試圖把其軍艦拒諸南海門外,讓其脆弱的東南亞盟友獨力面對中國。換言之,即使中國能與區內各國就資源和主權分配妥協,但由於中美兩國在南海的軍事戰略利益從根本上就互相衝突,這個南海問題癥結只會讓爭端無了期地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