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主義

南亞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一帶一路計畫是引發中印邊境衝突的導火線?feat 肺炎疫情對於發展中地區的影響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我們挑選了以下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並以Podcast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在各國的特別案例及中印邊界糾紛發展。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武漢肺炎下的新興市場:積弊已久的阿根廷會成爲債務危機的第一塊骨牌嗎?
新興國家為了解救國民而大幅提升政府花費,「軟性違約」恐怕會成為未來幾個月的熱議題。投資人需妥善協助政府度過疫情後的經濟難關,給予更多寬限、減息,全球才可避免多國倒債、債務市場崩塌而陷入更深的泥沼。對新興市場投資人來說,阿根廷恐怕只是個開端。
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七集 不左不右的民粹第三條路:南美連登仔佩隆如何將阿根廷由富國變破產

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的Podcast系列的第七集將講述為何二十世紀初曾是世界前十經濟大國的阿根廷,到這個世紀會徹底落後於澳洲、加拿大等同樣以出口主導的國家,並分析佩隆主義如何成為今日阿根廷經濟的毒瘤。
到底是什麼樣的政治理念,令佩隆主義到今天都還稱霸阿根廷政壇,卻在其他地方默默無名?本集由The Glocal 團隊為大家娓娓道來。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信報特約】歐盟進入“大重建”時代
當世界進入中,美,歐三大板塊互相傾軋的年代,處於落後的歐盟對於國際情勢風雲變幻的答案是鞏固自身,“先攘内”。沒有堅實的基礎,在接下來的動蕩之中連自救都難,遑論救人。不過,對於遠東們一些從來對歐洲不聞不問,卻喜茶餘飯後拍案怒駡收容政治難民的歐洲人“大愛左膠”,然後在危難中忽然要求布魯塞爾做一些符合心目中國際人道主義的“聲明”和救難措施,不然就“解體算了”,“還不如英國好” 的巨嬰們,歐盟可從來沒有什麽道德責任。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Yahoo奇摩專欄】G20之後:貿易自由主義的未來和難題
全球化發展到今日,西方國家不論是美國和歐盟都無法再像讓西方世界如戰後一樣單極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之後,不提越演越烈的俄國醜聞,美國客觀國力的衰退在保護主義所代表的懦弱相映下更加地顯而易見。幸運地,歐盟尚且有負擔起一部分美國放棄了的維護全球經濟體系的責任和能力,但是在越發强勢的中國面前,這種均勢能維持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