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

(Source: Unsplash, by Maria Oswalt)
中東/中亞 宏觀政經
【UDN轉角國際特約】消滅獨裁多少錢?歐美「全集中制裁」俄國的三重困局

極度理想主義的想法,是西方透過全球自由貿易和強硬制裁的方式軟硬兼施,使獨裁政權逐漸走向式微。然而,全球自由貿易亦導致西方在經貿和能源上有愈趨倚賴數個獨裁政權的跡象,導致同步強硬制裁它們面臨諸多掣肘。具體而言,當初西方國家強硬制裁伊朗只是建基於它們和俄國的關係仍未惡化至今天的地步。如今伊朗的政局發展愈趨極權化,西方卻需考慮解除對它的制裁,遑論在人權問題上向沙烏地強硬表態。

事已至此,西方短期內要同時強硬對付俄國、伊朗和沙烏地無疑是天方夜譚。事實上,歷史經驗也不止一次告訴我們,把獨裁政權盡數殲滅是異想天開的事。

中東/中亞 出版刊物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明報特約】阿富汗變天 衝擊全球格局
  塔利班復辟對地區以至更廣泛的全球格局都會有所影響,本研究所4名學者——歐洲研究主任尹子軒以及研究員楊庭輝、郭耀斌和孫超群按主要地區或國家逐一分析。 中亞五國 – 憂恐怖主義傳入 中亞五國現持觀望態度,盼塔利班能籌組「包容性政府」,確保權力和平交接及穩定局勢;接壤阿國的烏茲別克、土庫曼和塔吉克明顯受較大負面影響,擔心難民潮把極端恐怖主義傳到國內,故對接收難民有保留;塔吉克對塔利班態度最負面,擔心阿富汗第二大民族塔吉克族遭新政權壓迫,並警惕該國極端武裝分子的潛在威脅   中國 – 被迫介入局勢 中國過去有賴美國主導阿富汗政局,依靠巴基斯坦跟塔利班溝通;中國2016年起參與促進阿富汗內部和談的「四方協調小組」(QCG),但影響力有限,如今被迫介入阿富汗局勢,要求塔利班與東伊運劃清界線,以及不影響中國在巴、阿兩國的一帶一路投資項目;惟中國缺乏駐軍在外或軍事介入別國的經驗,加上北京不可能百分百相信塔利班,阿富汗會持續成為中方地緣政治風險   伊朗 – 換取資源 革命衛隊被指為塔利班提供武器和軍事訓練,伊朗有動機支持塔利班以換取其短缺的水資源,惟其什葉派政權跟遜尼派的塔利班有很多不相容的地方,例如擔心塔利班壯大會削弱什葉派在中東和中亞的影響力;伊朗另擔心阿富汗的毒品走私和難民問題會衝擊本國安全   巴基斯坦-樂見其成 巴基斯坦軍方情報部門對塔利班崛起的支持十分具爭議,但該國一向樂見塔利班成功,更默許其武裝人員及家屬流亡境內,利用塔利班抗衡印度在阿富汗的影響力,避免上下包圍。阿富汗局勢看似對巴方非常有利,但巴國不得不擔心南亞可能變成恐怖主義溫牀   印度 – 失重要伙伴 印度在塔利班最初倒台後跟阿富汗政府長期保持友好及戰略盟友關係,以抗衡宿敵巴基斯坦的區域影響力,但阿富汗和平進程開始後,印度被美、中、俄、伊嚴重邊緣化;塔利班重新上台後,印度失去阿富汗這中亞友好伙伴,巴國反獲加強區域實力  …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轉角國際特約】伊朗的美國謀算:當制裁「革命屠夫」選上了新總統?
  必須強調的是,萊希是少有同時受到前最高精神領袖何梅尼(Āyatollāh Rūhollāh Khomeinī)和現任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尼(Sayyid Ali Hosseini Khamenei)器重的人物。2016年,哈梅尼委任萊希擔任「拉扎維聖陵基金會」(Astan Quds Razavi)主席,為競逐上屆伊朗總統一事展開序幕。雖然萊希翌年以不足四成的得票率落敗,但無礙他繼續受到哈梅尼的器重。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伊朗操縱大選 核談前景難料
可是,即使伊朗渴望暫時對外息事寧人,也不見得會放軟打壓異見和擴建軍備的步伐。美國一方面難以透過延續極限施限政策迫使伊朗作更多的妥協,只能試圖以放寬制裁利誘伊朗減低作惡的程度。另一方面,放寬制裁伊朗的負面效果是顯而易見的。還有,萊希因過往擔當伊朗政權劊子手的罪行罄竹難書,所以目前正受到美國的制裁。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選舉脈絡
【聯合早報特約】伊朗大選後對外關系料更趨強硬
雖然也有分析指,即使美國拒絕重返核協議,也無礙伊朗擴軍的決心,但拜登現時面臨國內外龐大的壓力,去箝制伊朗的擴張速度,要他無條件重返成效已不大的原有核協議,也是強人所難。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重返伊朗核談判 美國難面面俱圓
如果拜登政府在決定重返伊朗核協議時沒有更大的地緣政治考慮,以色列和沙地勢必質疑美國跟它們戰略性合作的決心。即使美伊雙方果真重返相關協議,沙地和以色列也難以就此罷休。在缺乏沙地和以色列的信任下,拜登冀藉重返伊朗核協議促進中東和平的想法,恐怕是一廂情願居多。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聯合早報特約】伊朗擁核幾成定局
即便此刻的伊朗願意重新遵守原有核協議的規定,理論上也只能令發展核武的進程稍為變慢。除了因為核研技術是無法被逆轉的,更重要的是美伊目前嚴重缺乏互信,沒人可以保證德黑蘭與華盛頓及其盟友,往後不會再爆發新一輪衝突,或其中一方突然再次不願守約,要德黑蘭主動放棄以擁核作為談判籌碼,無疑是難如登天。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地球事圓的】伊朗新局面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 RTHK》嘉賓主持。

【楊庭輝】伊朗與中國上月底簽署為期25年的合作協議,但未有公布詳情。外界估計,協議除關係經濟領域外,亦可能於軍事上有合作。而就美國重返伊朗核協議的會談,本周舉行,有分析認為,中伊簽署協議及能否重啟核協議,對六月舉行的伊朗大選起關鍵作用,同時亦可能於中東掀起新一輪軍備競賽。

多媒體訪談
【地球事圓的】伊朗核協議;話說世界—美的追求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研究員郭耀斌、陳希彤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地球事圓的 RTHK》嘉賓主持。

【郭耀斌】目前而言,美國是否會放寬制裁,是目前而言美國遊說伊朗重回核問題談判桌的最大籌碼。美國2018年宣布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協議後,加上疫情打擊,伊朗經濟出現負增長。伊朗希望在西方經濟壓力與霸權下尋覓新出路,成功與中國達成貿易、軍事合作,使伊朗在談判上多加籌碼。隨著早前以色列與多個阿拉伯國家建交,拜登政府希望重啟伊朗核問題談判,困難重重。

【尹子軒/陳希彤】談到女性與美,不少人會第一時間想到選美,在某些國家,女性可以通過選美改變命運,選美與經濟自由有什麼關係?選美往往能反映社會對女性美的標準,選美也惹來歧視或物化女性的爭議。美的塑造往往來自社會暫時的主流看法,或多或少與政治和經濟權力結構有關。而近年社會上對審美標準有所反思,提出不同的運動,亦有化妝品、服裝品牌等刻意招募不同身形的模特兒。

中東/中亞 出版刊物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歐盟
【UDN轉角國際特約】在人與非人之間的暴君們:《獨裁者養成之路:二十世紀的造神運動》
在資訊、理性和智慧的流通更廣更難阻絕的新時代裡,實際上獨裁者更難徹底撲殺如星星之火的反對者——當然,訊息和貿易的流通會壯大獨裁者對於全球秩序的腐蝕,反過來說極權也更難被扳倒了——然而無論是時間和空間,比起無法犯錯否則將失去政權的獨裁者,永遠更偏袒抗爭者。
中東/中亞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非洲
【地球事圓的】中東新形勢

雖然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但多年來與以色列私下的關係不俗,所以當蘇丹成為第三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後,有不少分析都認為摩洛哥很快會成為接下來與以色列建交的阿位伯國家。特朗普亦很希望在離任前建立標誌性的外交功績。若他在任內成功推動多些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或可形成骨牌效應。不過,特朗普推動以色列與摩洛哥建交的過程相當急就章,特朗普為左促成摩洛哥同以色列建交,不惜犧牲西撒哈拉的自決權,這令北非的局勢更不穩定。此外,在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後,北非另一個阿拉伯國家突尼斯隨即表明沒有興趣與以色列建交,可見短期內要出現以阿關係正常化的骨牌效應有不少阻力。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Pax Americana 的終結:特朗普單邊主義功過
綜合而言,特朗普四年的各種”美國優先“政策的後果,就是將歐洲更往戰略獨立方向去推。歐洲,在特朗普第一任任期之後,或許在某些個案上可以合作(比如說印太平洋地區),然而,歐美已經不再是必然的盟友了。同樣的主題,也在中東和亞洲盟友身上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