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八千里-以巴衝突停火協議生效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分析以巴衝突停火。
楊庭輝認為,儘管以巴雙方在美國和埃及介入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但以巴雙方只是同意暫停再使用武力一段時間,至於暫停駁火的有效期及其他停火條件則沒公布細節。楊庭輝指出,以巴衝突已持續超過半個世紀,深層次問題涉及耶路撒冷主權的爭議,這個問題難有妥善的解決辦法,所以即使以巴過往曾多次達成停火協議,但以巴往後的衝突有增無減,相信今次達成停火協議也不會換來以巴長期的和平共處。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分析以巴衝突停火。
楊庭輝認為,儘管以巴雙方在美國和埃及介入斡旋下達成停火協議,但以巴雙方只是同意暫停再使用武力一段時間,至於暫停駁火的有效期及其他停火條件則沒公布細節。楊庭輝指出,以巴衝突已持續超過半個世紀,深層次問題涉及耶路撒冷主權的爭議,這個問題難有妥善的解決辦法,所以即使以巴過往曾多次達成停火協議,但以巴往後的衝突有增無減,相信今次達成停火協議也不會換來以巴長期的和平共處。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
【郭耀斌】由以色列警方武力鎮壓聲援被逼遷巴勒斯坦人的示威開始,到變成以色列軍方與哈馬斯互相開火、各不相讓,以巴衝突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以巴衝突下,以色列、加沙、哈馬斯、巴勒斯坦關係如何?
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的Podcast系列的新一集將講述以色列人如何通過説客組織如何影響美國國策,分析以色列說客團體的各式操作,以及剖析以色列這個小國崛起的故事。 為何美國如此寵愛這個僅僅八百萬人的小國?真的是由於它是聖經上的應許之地,以致華盛頓在外交及經濟上都對其處處維護?本集由The Glocal 團隊為大家娓娓道來。
永無休止的以巴衝突,於日前再次爆發。事緣於兩名以色列警察在耶路撒冷舊城區的聖殿山上,遭兩名巴勒斯坦人槍殺,令以色列政府得以藉安全為由,加強聖殿山的安檢措施,在阿克薩清真寺附近設置金屬探測門。結果,巴人組織了持續兩星期的抗爭,加上國際社會對以色列施予壓力,以方終於決定拆除金屬探測門及監察器,改用其他較為寬鬆的安檢措施。
縱使發生零星爆力事件,在整個抗爭過程中巴人大致能保持以和平、非暴力的方式去表達訴求。事實上,非暴力抗爭(Non-Violence Resistance)早已根深蒂固於巴勒斯坦人的抗爭文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