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國際秩序 東亞
中俄重啟西伯利亞二號天然氣管道合作計劃 對抗西方合縱連橫
歷史的原因兩國實質上仍然互相猜忌,因此要依靠單單一條油管就能將雙方緊緊地綁在一起並不太現實,但不能不否認這項計劃令到雙方獲益良多之餘還能互相依靠,可以說是未來中俄合作對抗西方國家的基礎之一。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IFIMES】The Nuclear future of East Asia
從現實主義的角度來看,因為被中國和北韓兩個核武國家圍繞,日本、南韓和台灣所處的地理位置理所當然地讓它們實施核化,而日韓台在短時間內均見證了自從冷戰以來急速增長的軍事威脅。   Viewing from a realist perspectiv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s of Japa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have always been a valid argument for their nuclearization—being…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俄羅斯能源政策真的能夠「轉向亞洲」?
此天然氣油管的誕生,為何發生在 2014 年?其故於當時俄羅斯因為烏克蘭危機與西方關係急促惡化,另外身為以能源出口為主的經濟體,加上歐洲乃其天然氣出口的最大市場,俄羅斯欲分散投資,避免出口市場單一化,於是積極開拓亞洲能源出口市場。適逢中國推動「煤改氣」計劃,兩國就一拍即合。在這背景下,「西伯利亞力量」應運而生。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專題研討會 東亞
「BRI’s Nature and Opportunities: China’s Impact on its Asian neighbours」 專題研討會

由香港政策研究所、The Glocal 及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主辦的「BRI’s Nature and Opportunities: China’s Impact on its Asian neighbours」 專題研討會圓滿結束,感謝各方的參與及支持。在此感激沙特阿拉伯費薩爾國王研究和伊斯蘭研究中心(KFCRIS)的學者Dr. Mohammed al-Sudairi、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東盟研究主任馮嘉誠及研究員李紫楓的分享,The Glocal期望透過今次活動,加深大眾認識一帶一路於亞洲各國的發展機會及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