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Yahoo論壇特約】拜登新政府下的亞太策略布局
踏入2021年,美國政權再次更替。可拜登新政府當務之急還是於國內疫情的處理、振興本地經濟與解決政治兩極化所衍生的種種問題,短期內華盛頓亦大概不會有什麼過於強硬的反中政策,但少些貿易戰不代表軟弱,沒了制裁出口鳥氣也不是世界末日。長遠的佈局非逞一時之快。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晴朗早晨全餐】夠鐘上堂:前瞻美國對華政策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郭耀斌】拜登當選後,中美關係受人矚目。此集將會前瞻美國對華政策。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信報特約】白宮「核彈」投港制華 鞏固第一島鏈
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也是數一數二的離岸美元市場,美國制裁香港,不只是瞄準活躍於香港的中港企業,熱中透過美元交易套利或發行美元債集資,更是寧願犧牲眼前在香港的美國企業利益。這場如箭在弦的焦土戰,打響了美國部署印太戰略以來的第一炮,戰略中的第一道防線。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明報月刊特約】終究出現的三腳凳──《香港人權及民主法》的通過
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會否演變成戰爭,近數年來一直引來兩國以至關注全球局勢的學者、專家及官員暇想。南中國海的水域範圍主權,以至台灣問題,都是兩國潛在的軍事衝突觸發點,但以上兩項都不是發生在中國的岸上。《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是美國以白紙黑字方式聲稱在中國主權範圍下劃出控制及監管範圍,即使很難想像美國有日會派兵攻佔香港(亦沒有這個必要),美國這次立法的舉動,猶如派了一隊無形的士兵登陸香港,牽制中國透過香港擴展全球影響力,特別是用作往後貿易爭議談判回合的籌碼。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左右紅藍綠】國際視野:特朗普簽署《香港人權及民主法》及法案對港中美關係的影響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擔任港台節目《左右紅藍綠》主持。【郭耀斌】 《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是最新一條主導香港和美國雙邊關係之間的美國法律,甚至是一條決定香港國際地位的政治文本。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信報特約】美攻勢浪接浪 北京時間換空間
中美於去年阿根廷G20峰會上同意暫緩執行雙方緊隨的關稅政策,換取更多時間化解分歧後,貿易戰便一直處於膠着狀態,兩國官員互相到訪北京和華盛頓舉行談判,過程中時而表示有進展和氣氛良好,惟兩國亦各自傳出不會讓步的言論。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信報特約】中美全方位埋身肉搏的一年
特朗普於去年以不公平貿易和竊取知識產權為名,年中起向百億美元計的中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掀起了世界兩大經濟強國對抗的的序幕。起初中國不以為然,未有認真對待美國的要求,後來發現美國沒打算讓步,中國態度趨強硬,擺出「奉陪到底」的姿態。雙方互徵關稅,加上美國進入加息周期,觸發全球股市下跌。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盟 軍事熱點
【聯合早報特約】中美南海軍事博弈
不過,美軍能隨意進入地球上任何海域,震懾區內敵國、保護盟友,以至發動攻擊的軍事能力是美國維持現行其主導的國際秩序的支柱,攸關其核心國家利益;故所以美國不可能接受中國試圖把其軍艦拒諸南海門外,讓其脆弱的東南亞盟友獨力面對中國。換言之,即使中國能與區內各國就資源和主權分配妥協,但由於中美兩國在南海的軍事戰略利益從根本上就互相衝突,這個南海問題癥結只會讓爭端無了期地延續下去。
北美 地區研究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又愛又恨 中國美債「王牌」失效

無論是中方有意試探市場反應,還是真的忍受不了川普利用赤字支援經濟政策,對中國來說,即使不願意,美債實屬必須購買之列。如今美債孳息率(bond yield,又稱殖利率)逐漸攀升,人民幣資金流至整體美元市場的速度也會加快。美債在北京心目中,既愛且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