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專題研討會 東亞 東盟
「印太與「新冷戰」? Indo-Pacific and the “New Cold War”?」 專題研討會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沈旭暉及本刊研究主任馮嘉誠早前獲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學會學術週擔任主講嘉賓,並將會聯同資深傳媒人劉銳紹一同探討中美博弈如何影響印太地區的未來,也將會就中美貿易戰、美國大選及南海問題等一系列議題進行對談,務求可以令同學及公眾對印太地區中的大國博弈有更深入的認識。

南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Yahoo論壇特約】「中國因素」如何帶動孟加拉發展?
貿易戰的影響,還見於孟加拉的出口增長。貿易戰前,美國入口中國成衣價值約三百億美元,比孟加拉總出口還要多出九十億;直至八月,美國總統特朗普揚言向中國產品徵收25%關稅,清單包括衣服。根據孟加拉海外貿易研究所的調查,單是在2018年首九個月,孟加拉出口成衣在美國市埸錄得6.46%的增長。難怪《彭博》、《CNN》等都分別刊登了文章,在分析中美貿易戰的影響後,得出孟加拉是意外贏家的結論。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信報特約】美攻勢浪接浪 北京時間換空間
中美於去年阿根廷G20峰會上同意暫緩執行雙方緊隨的關稅政策,換取更多時間化解分歧後,貿易戰便一直處於膠着狀態,兩國官員互相到訪北京和華盛頓舉行談判,過程中時而表示有進展和氣氛良好,惟兩國亦各自傳出不會讓步的言論。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信報特約】中美全方位埋身肉搏的一年
特朗普於去年以不公平貿易和竊取知識產權為名,年中起向百億美元計的中國進口貨品加徵關稅,掀起了世界兩大經濟強國對抗的的序幕。起初中國不以為然,未有認真對待美國的要求,後來發現美國沒打算讓步,中國態度趨強硬,擺出「奉陪到底」的姿態。雙方互徵關稅,加上美國進入加息周期,觸發全球股市下跌。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Yahoo論壇特約】中美貿易戰第一回合 華府略占上風
如何令世界避免再次陷入冷戰惡性對立與競爭的困局,端視大國能否在相互尊重利益和發展權利的前提下長期交往,重新建立制度性的互信,並進行合作;建構開放性,互利共贏的國際關係和國際秩序,而這將考驗數代國家領袖和官員的視野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