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投資協定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明報特約】立陶宛衝破了「一個中國」的金剛圈?
中國面對立陶宛這個同時擁有歐盟及北約成員國身分的歐洲小國,彷彿老鼠拉龜,無從入手。互撤大使顯然是中國防止骨牌效應,警示其他與中國貿易聯繫不大的小國,不要嘗試跟隨立陶宛,但北京有的籌碼也僅此而已。我們可預計未來將有西方中小型國家效法捷克、立陶宛,藉友台來爭取對中國的外交空間及利益,美國及歐盟最少也會口頭上支持,對於中國來說,這已經是結構上的外交困局,已非一兩個反制措施能夠解困。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歐盟
【晴朗早晨全餐】夠鐘上堂:中歐互相制裁,中歐關係如何走?

本刊研究員尹子軒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

【尹子軒】中國與歐盟就《全面投資協議》(Comprehensive Agreement in Investment)達成共識,「預計」可在2022年正式實施協議內容;同時,歐盟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中國施以反制裁回應。此集將會分析中歐互相制裁及中歐關係的未來。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選舉脈絡
【UDN轉角國際特約】默克爾退休:德國初選前哨戰
默克爾路線在基民盟黨內幾近破產,隨著「指定繼承者」克朗普( Annegret Kramp-Karrenbauer,又稱AKK)宣佈棄選黨主席一職,在接下來的黨內選舉當中,只有拉雪特(Armin Laschet)較為貼近默克爾的政治路線,而在民調之中節節領先的梅茲(Friedrich Merz)和備受年青人支持的洛特根(Norbert Röttgen)都對默克爾的外交以及內政哲學有所質疑,基民盟在此次選舉的最大任務,莫過於為德國確立全新的政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