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多媒體訪談 東亞
【CIBS】綠色一帶一路?化石能源帶路國家如何與綠色投資扯上關係?
本刊副總編輯 尹子軒擔任 RTHK香港電台節目CIBS嘉賓。   作爲中國外交國策核心的「一帶一路」計劃,帶有顯著的可持續投資規範和準則。 然而,作爲一帶一路主要合作夥伴的中亞諸國,如哈薩克斯坦等大部分都是化石能源產出國,那麽,北京政府計劃中「可持續投資」的部分又是如何實現呢?本集會由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孫超群為我們解釋「綠色一帶一路投資」的緣起和實行。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商業電台】分析指阿富汗政府倒台或損華府威信 惟長遠擺脫負擔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孫超群指,阿富汗政府倒台是意料之內,但可能比美國政府想像中快,塔利班大勝亦反映美國多年來對阿富汗和加尼政府投放的資源及軍力是不切實際,加上美軍撤僑安排混亂,短期內會對美國威信造成負面影響,但長遠而言可以擺脫阿富汗這個負擔,仍然是好多於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明報特約】歐洲加入美國圍堵一帶一路?
參與B3W計劃對於歐洲來説,反制一帶一路本來不過是幌子,起碼算不上是最主要的外交目標——起碼在俄羅斯在近東的威脅和中東的不穩定,甚至是中非聖戰組織橫行等等因素面前,遠東的局勢並不優先——但是,歐盟作爲一個整體需要在中美之間占據更重要的戰略位置和更高調,迅速的内部整合,卻是歐洲利益極爲核心的先決條件。拜登這輪政策的東風為歐盟帶來了養分,接下來,就要看歐盟諸成員國和歐盟執委會如何合作去兌換這些優勢了。
中東/中亞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第三條推動沙地改革道路存在嗎?
其實,大部分學者和評論員批評拜登調整沙地政策不應停留在現階段的主因,是他們相信美國是全球唯一有能力向沙地施壓的民主大國。理論上,若然既沒法扳倒沙地王國,又不欲沙地改善人權的進度裹足不前,唯一的途徑是尋求第三條推動改革的道路。可是,眾所周知,美國總統拜登的年事已高,他很有可能只是美國的「臨時總統」,反而沙地王儲4年後仍值壯年,他大可採取戰略忍耐的應對方式靜觀其變。認為拜登有力威逼利誘沙地落實徹底改革的想法,無疑過於樂觀了。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東亞
【轉角國際特約】熊與龍的惡棍同盟?新絲綢之路上「中俄暗戰」的鬼胎合縱
對此,作者以「權謀之合」(Marriage of Convenience)、合作而不結盟來形容中俄關係的本質,最合適不過。俄中兩國憧憬的國際秩序,就是傾和非西方主導的全球治理模式,外交思維充滿推倒歐美西方霸權的共同想像。他們挑戰「歷史終結論」,對自由主義嗤之以鼻,視之為損害國家主權及文化多元的洪水猛獸,主張機關算盡的現實主義,國家利益才是最重要。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換日線特約】成功的「小國外交」:哈薩克如何在疫情下擺脫石油,鎮痛轉型多元化經濟?
除此之外,中國亦需與內亞國家發展個別行業的陸路貿易作為對沖策略。中國的經濟戰略利益與哈薩克的經濟發展策略互相契合,對後者來說也是好事。哈薩克對農業及食品加工行業發展投入不少資源,該國官員亦曾多番揚言要令哈薩克成為「全球食物港」。哈薩克在法令中強調中國在區域與多邊外交的重要性,不無理由。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盟
【地球事圓的】緬甸政變;話說世界 – 動物外交與保育

【楊庭輝】緬甸軍政府於星期一,新一屆國會召開會議當日,突然扣押國務資政昂山素姬等執政黨領袖,並頒布為期一年旳緊急狀態令,將國家權力移交總司令敏昂萊。軍方稱行動與當局未有回應去年大選舞弊的指控有關。多個西方國家譴責軍方行動,對改變現時緬甸局面有多大作用?
【尹子軒/馮嘉誠】國歌的沿起,有來自戰爭,有沿自民謠,往往都承載了族群的歷史和文化。國歌的改動,亦反映出國家意識形態和形象上的一些改變。 歌曲可以凝聚人心,不過有一些歌曲雖然很流行,但當意識形態或政治立場,與當權者不同,就會成為禁歌。不同的社會情景,如何為樂曲賦予不同意義?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IFIMES】China in Europe: Hit the (Belt and) Road Jack

對於歐盟而言,一帶一路倡議被不討好,對於非一帶一路國家如荷蘭等而言,相關建議只是顯露出中國的狼子野心,中國的國際形像未有得到改善。然而,中國的一帶一路計劃的確存在著不少好處和挑戰,不論對中東歐,歐盟和中國的三方關係都有所益處。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軍事熱點
【信傳媒】共諜惹怒老大哥!俄羅斯停止輸出S400給中國 印度成最大贏家?

本刊研究員湯鈞佑早前接受台灣信傳媒訪問。
【湯鈞佑】目前看到俄中關係的表象,多是中國需要俄國當國際盟友,所以用金錢外交的方式買來的,好似「俄中天然氣採購合約」,就是中國以超出付了很多金錢。湯鈞佑因此強調:「儘管俄國從中國獲得了很多好處,但該出賣中國時,也是絕對不會手軟!」

南亞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盟
【FI Prime Exclusives】”主權擔保債務“:帶路國家頭上的金剛箍
過份沉溺這種融資形式,對「一帶一路」低收入發展中國家的長遠發展來說,一定是弊大於利,特別是把債務用於難以產生利潤的公共基建工程上。基建項目融資一般有兩種主要方法:透過由政府承擔債務的「公共融資」(Public Finance)或僅由項目盈利支持還債的「項目融資」(Project Finance)。沒有一種融資方法更優勝,還要取決借貸雙方達成的協議細節或宏觀環境。
南亞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一帶一路計畫是引發中印邊境衝突的導火線?feat 肺炎疫情對於發展中地區的影響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我們挑選了以下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並以Podcast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在各國的特別案例及中印邊界糾紛發展。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UDN轉角國際特約】武肺大蕭條的「一帶一路」大破財:中國願意債務減免嗎?
本篇文章主要選擇一些欠中國較多債務的低收入發展中國家——例如吉爾吉斯與塔吉克——探討其外向型經濟體,如何直接受到疫情和中國「糖衣陷阱」式債務的雙重打擊?並關注中國與債務國重新談判和達成紓困措施之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