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英國格拉斯哥 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閉幕前一刻,中國與美國這兩個最大的温室氣體排放國,於 10 日打破外界預期地罕有發表了《中美關於在 21 世紀 20 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共同強調以實現 2015 年《巴黎協定》設下的本世紀末全球升温 1.5 度為目標,承諾建立規管溫室氣體的明確框架與環境標準、加強潔淨能源轉型、提倡產業脫碳與電氣化、打擊非法森林砍伐活動、發展綠能與再生的循環經濟、減少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並且將就各自的減排計劃的進展彼此交流資訊與共議解決方案。
儘管是次氣候合作對於中美近年關係緊張有著降温的象徵作用、成果也迎來國際社會的歡迎,唯共同聲明並未定出具體的減排措施,教人懷疑純屬政治姿態的表述無助真正扭轉氣候變化的軌跡。
是次的中美氣候聯合宣言之所以讓一眾專家和與會國代表「大跌眼鏡」,其中一個原因是兩大「污染國」長年累月地就「發展中國家應當減排貢獻環境 v.s. 發達國家須付上污染環境的歷史責任」命題展開無甚建設性的爭論、相互諉過於人,對減排比例如何稱得上「公平」從來未有定論,所以北京就堅持採取態度相對消極、符合「國情需要」的「中國式發展」模式來應對(事實上,當年《巴黎協定》為避開這燙手山芋,採取任由每個成員國自行決定減排目標的「國本自主貢獻機制(INDCs)」的折衷辦法,某程度上令焦點問題一直未解,窒礙著往後在減排方面的協同工作);加上,中美地緣政治角力與日升温,即使雙方此前多番表示氣候變化是兩國少有能夠放下分歧尋求合作的題目,但近月頻頻傳出美軍駐足臺灣、國會議員訪臺等「逾越主權紅線」的消息,令兩國關係推到瀕於衝突的臨界點,所以沒有人會預料到中國的「戰狼外交」能「忽然」放軟口風,由聯合聲明公佈前夕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對《美聯社》記者稱「不如你用中文問我」—— 被內地官媒大肆宣揚為「霸氣回應」、「中國反將一軍」等戰狼姿態 —— 短短幾天就變成了「中國作為大國,應該承擔(減排)責任」、「中美雙方(除了在氣候議題外,)也將與其他各方共同努力,以確保 COP26 取得成功」,取代了奉行已久的「責任不該歸咎中國」的立場。美國總統氣候特使克里(John Kerry)跟解振華一同召開記者會時,也明言「美國和中國不乏各種意見分歧,但在氣候議題上,『合作』是完成任務的唯一途徑。」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在推特上形容,「應對氣候危機,需要國際的合作和團結,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在一片掌聲和歡呼聲中,中美聯手應對氣候危機並非毫無受到質疑。畢竟聯合聲明最大的不足是它僅僅列舉出一項項願景,卻缺乏可行的方案和具體政策,內文幾近是今年 4 月克里訪問上海後兩國發表的《中美應對氣候危機取合聲明》的翻版,今次不過是換成了國際舞臺,把「舊案」重新包裝一遍罷了,政治姿態似是大於現實作用。《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就點出美中雙方洋洋灑灑的合作承諾,其實欠奉各種減排時間表和温室氣體的排放上限,例如中方未有說明會否對過往開出的「2030 年達碳排放峰值、2060 年達碳中和」目標有否調整,且峰值上限又有否降低?姑且還是未知數。美國已明確表示會在 2035 年實現 100% 無碳污染的電力目標,但經濟發展極度依賴煤碳的中國則提到會在「十五五」規劃中逐步減少煤碳消費,確實日程未有。聯合宣言誠然尚有很多細節需要釐清、也講求中美雙方的持續交流對話,《彭博》(Bloomberg)期望兩國能借此氣候合作契機終止損害彼此關係的口水戰;《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也形容儘管協議沒有突破性進展,唯鑑於近期中美關係如箭在弦的大背景,雙方能在氣候議題上求同已有著顯著意義了。踏出了善意的第一步,餘下只能假以時日,且觀望中美在行動上能否真正互相協調 —— 而美國是否願意撤銷 6 月因新疆問題而拒絕中國製造的太陽能板進口這道禁令,相信會成為北京「試水温」的一個方向。
延伸閱讀:
https://www.bbc.com/news/science-environment-59238869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climate-environment/2021/11/10/us-china-declaration-climate/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維珍尼亞州爆冷當選 共和黨找到了後特朗普時代的制勝之道了嗎?
蔡英文打破 40 年禁忌首認美軍在臺:華府趨向「戰略清晰」對中國有何牽制?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https://liker.land/glocal_hk/civ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