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採訪手記:從《巴黎協定》到2030年 ——「後疫症時代」再出發

「香港與世界 Hong Kong and the World」 專題研討會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及洪明超早前獲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學會學術週擔任主講嘉賓。是次網上講座將會探討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城市所擁有的獨特國際地位及其重要性,以及討論香港應如何發揮其國際地位與外界交流和聯繫。

「印太與「新冷戰」? Indo-Pacific and the “New Cold War”?」 專題研討會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沈旭暉及本刊研究主任馮嘉誠早前獲邀於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學會學術週擔任主講嘉賓,並將會聯同資深傳媒人劉銳紹一同探討中美博弈如何影響印太地區的未來,也將會就中美貿易戰、美國大選及南海問題等一系列議題進行對談,務求可以令同學及公眾對印太地區中的大國博弈有更深入的認識。

國際虛擬島嶼峰會召開 群策群力應對人類命運
綜觀這次「國際虛擬島嶼峰會」的記者招待會,全球愈130家媒體均有委派代表出席,足以反映島國發展、尤其在氣候環境議題上,依然深受國際社會關注。祝願為期七日的交流活動能順利舉行,集合世界各地、跨界別的大智慧,為人類的共同命運肩負起我們的時代責任。

「Virtual Island Summit 2020」 新聞發佈會
本刊研究員文俊偉早前出席由Island Innovation舉行的 “Virtual Island Summit 2020” 新聞發佈會,並就相關議題發言。
【文俊偉】以往不少的議題如解決全球暖化及定立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都需要依賴國際合作,但在武漢肺炎疫情影響下,各國之間似乎出現了更嚴重的「區域化」跡象。疫情結束後,國與國之間的協作會否變得更困難?

「From the Victory Day to Corona Disarray: 75 years of Europe’s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 System」 專題研討會
由 “IFIMES”、 “Modern Diplomacy” 及“European Perspectives” 等歐洲國際關係智庫以及期刊主辦的「From the Victory Day to Corona Disarray: 75 years of Europe’s Collective Security and Human Rights System」 專題研討會於2020年7月1日圓滿結束,感謝各方的參與及支持。在此感激歐盟執委會副主席Margaritis Schinas和前奧地利總統Heinz Fischer等政界、商界及學術界人士的分享,The Glocal及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期望透過協辦今次活動,加深大眾認識戰後歐洲的集體安全和人權問題的認識。

「枱底下的交流:公元1000年以來中國與世界的「不正當」互動」 專題研討會

「BRI’s Nature and Opportunities: China’s Impact on its Asian neighbours」 專題研討會
由香港政策研究所、The Glocal 及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主辦的「BRI’s Nature and Opportunities: China’s Impact on its Asian neighbours」 專題研討會圓滿結束,感謝各方的參與及支持。在此感激沙特阿拉伯費薩爾國王研究和伊斯蘭研究中心(KFCRIS)的學者Dr. Mohammed al-Sudairi、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東盟研究主任馮嘉誠及研究員李紫楓的分享,The Glocal期望透過今次活動,加深大眾認識一帶一路於亞洲各國的發展機會及方向。

“Journalistic Freedom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Rights, New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國際媒體論壇
本刊副總編輯尹子軒早前代表香港出席於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 “Journalistic Freedom in the Context of Human Rights, New Technologies and International Information Security” 國際媒體論壇,並就相關議題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