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軍事熱點
【信報特約】回顧2018年美俄在中東的較量
近年,俄國支援敘利亞巴沙爾政權,與伊朗連成一線,這讓人誤會他們是堅定的聯盟。事實上,俄國對中東的外交政策並非如出一轍。俄國相信的,是「新歐亞主義」—— 這由俄國地緣政治學家杜金提出的模式,得到普京背書。簡單而言,近年俄國廣結歐亞盟友,積極扮演仲裁者的角色,目標除了是保持鄰近地區的穩定,亦為確保中東戰略和石油市場的利益,欲從互相制衡的環境中主導大局。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台俄經貿特約】2018年東方經濟論壇從俄對外戰略角度分析
綜上所述,從本次論壇中,俄國政府與外界互動所達成之協議來看,若台灣想進一步發展俄國市場,僅需在大原則上把握前述所提及之俄羅斯「現實主義」對外關係精神,不涉及敏感政治議題,又能提出有利於俄羅斯經濟利益之方案,則理當具備合作條件。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軍事熱點
【信報特約】刻意為之的政治大戲?談烏克蘭軍艦扣押案
事實上,早在烏克蘭選舉開打之際,便有諸多評論指出,現任總統波羅申科有著輸不得的壓力。由於和國內寡頭間的密切交流,若波氏無法續任總統,很可能將面對一連串財務調查,甚至受到人身安全的威脅,是故其必定會徹底使用當前的總統職權以助長支持率。根據基輔國際社會研究所今年初做的研究,波羅申科已與烏克蘭媒體寡頭達成協議,在所有新聞中盡量減少批評總統的言論。而俄烏關係自然也是一大賣點,除了宣示將重新推行去俄語化運動外,波羅申科也促成烏東正教會脫離莫斯科的掌握。而此次烏克蘭總統的另一位候選人,前總理季莫申科也曾預言,波羅申科肯定希望烏克蘭爆發新戰爭,這樣他就可以宣布戒嚴取消大選了。從這些評論看來,這次的軍艦事件或許不過是波羅申科選舉造勢的一顆旗子罷了。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烏克蘭的價值如何正被削弱?
烏克蘭本身的地緣優勢正被俄國削弱。在歐盟沉默及土耳其背書下,俄國的盤算異常順利。若烏克蘭與俄國兵戎相見,會有哪些國家願意協助烏克蘭呢?最近,大家表態支持烏克蘭,卻行動欠奉,大概都心理有數吧。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UDN轉角國際特約】向東進擊的戰鬥民族:俄羅斯的遠東拓荒
綜觀遠東地區的發展史,起因於俄國政府本身無力有效治理,導致遠東區如今不得不倚仗中國的經濟與勞動支援。政府既不希望遠東地區對中國過分依賴,但遠東地區發展又離不開中國,這樣萬劫不復的情節不停在此處重演,形成難以自拔的發展矛盾,中國因子始終在俄羅斯遠東區聯邦發展中如影隨形。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台俄經貿特約】俄羅斯遠東聯邦區經貿發展研究
遠東聯邦區雖然尚未可稱成熟的商業環境,但俄羅斯政府為了降低其招商過程中各項不利因素,不斷透過法規的重新審定與基礎設施的加強以降低投資風險, 亦定期招開大型經濟峰會向外界宣揚政策執行進度。若台商有興趣開發俄羅斯市場,應可緊密關注遠東區開發過程中所延伸之各式機遇。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FIFA 2018 : 成本效益分析
就俄羅斯官方估算與預估,本次世界盃主辦國共投入約110億美元,預期在10年中可藉由本次賽事直接或間接為GDP成長貢獻260至300億美元。就會計帳目而言,可謂穩賺不賠。國際足球總會也認為,舉辦世界盃所帶來的效益不僅僅是短期的金錢收入,若算上對主辦國國際形象的提升與激起民眾榮譽感等無形資產,就經濟與社會層面而言,利益遠大於成本。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誰控制歐亞大陸,就能操控世界」(下):被主流媒體忽略的「裏海問題」,卻是大國爭霸的「制勝關鍵」?
對俄羅斯(或伊朗)來說,「裏海問題」是確保其歐亞中央領導地位,不受歐美等海權國家侵犯的重要壁壘之一。然而,自從蘇聯解體後,西方世界在裏海的地緣政治策略變得積極主動,欲與歐亞中央國家建立能源以至政治軍事合作,直刺歐亞心臟,以平衡俄羅斯的影響力,這其實與麥金德與布熱津斯基的戰略思維同出一轍。 
中東/中亞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換日線特約】「誰控制歐亞大陸,就能操控世界」(上):從一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說起,裏海是海還是湖?
兩人對「海權國家之所以取代不了陸權國家」提出了相同見解:第一,海洋終究還是依賴陸地而存在,再龐大的海軍,也而要利用陸地豐厚的資源去維持;第二,海洋國家最終也會向歐亞大陸擴而充之,而非只是控制海洋。
俄羅斯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星期日明報特約】政治宣傳的美學「蒙太奇」《罷工》
電影不是靜止地去反映特定事情,而是把以上元素巧妙地組合和互動,及剪接不同場景,創造比原先更大的意義,這就是「雜耍蒙太奇」。簡單而言,就是挑選具有強烈感染力的橋段,加以適當的組合,影響觀眾的情緒,使觀眾接受作者的思想結論。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軍事熱點
【換日線特約】【核協議之後】對伊朗「不忠」、「腳踏多條船」的俄羅斯,如何在西亞外交戰中「全拿」?
只要無論是以國、沙國與伊朗的期望,都是希望靠俄國制衡對方,就能夠鞏固俄國在西亞作為仲裁者的地位。俄國的取徑不僅能避免「修昔底德陷阱」發生,更讓俄國的「新歐亞主義」的大戰略思維得以實現。
俄羅斯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聯合早報特約】英國對俄諜中毒案未審先判

英國因俄謀中毒一案對俄羅斯實施外交制裁,其後美國和多個歐洲國家紛紛和應。然而,中毒一案疑點重重,毒劑來源及俄國的殺人動機尚未釐清,英國便急忙指責俄羅斯,背後目的顯然為了挽回脫歐後逐漸停滯的內政與外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