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

北美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信報特約】委內瑞拉尚未變天 瓜伊多美國陷兩難
有輿論批評,瓜伊多和美國在委國問題上失敗的主因在於過度倚賴制裁;制裁理應是一種使對方重回談判桌和作讓步的手段,而非終極的目標,而美方制裁委國的方式,只是把它拱手相讓給俄羅斯、中國、伊朗和土耳其等國。不過,在馬杜羅政權未有承諾作任何實質讓步的情況下,主張撤回制裁只會面臨猛烈的輿論抨擊。委國問題絕對是拜登接手美國總統後其中一個外交燙手山芋。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非洲
【Yahoo論壇特約】貧乏國家女性身體自主的哀歌:美國的全球發展禁令如何令她們失去就醫機會?
全球禁令關乎的不止是海外援助,更是對女性身體的控制,亦讓我們看見政權對於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對公民社會努力的蔑視。在特朗普在任期間,在美國國內的女性健康組織亦被攻擊,然而仍然堅持開門,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的援助。小書 Tyranny 其中一章就告誡我們要支持一些好事 (good causes),包括支持公民社會。今日全世界的公民社會都日漸困難,但仍然有不少人站在社會的缺口。全球禁令故事提醒我們的,就是公民社會的脆弱及寶貴。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選舉脈絡
【Glocal分析】詳析二零二零年玻利維亞總統重選結果
阿爾斯當選總統後,有評論期望他能夠推動玻利維亞落實憲政和制度性的改革避免再出現莫拉萊斯執政後期的亂局。然而,玻利維亞的深層次矛盾是長年累月累積下來的,實非阿爾斯能夠一蹴而就解決的難題。無論如何,玻利維亞向來以頻密爆發革命和政變見稱。在過往少於200年的歷史中,玻利維亞便爆發了190次革命和政變。若然阿爾斯未能成功平衡不同群體的訴求,上述各種難題將是他執政期間的不定時炸彈。
南亞 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東盟 非洲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八集 從馬克思到亨廷頓:Global South的發展有如預期?

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的Podcast系列的第八集將講述南方國家的新興市場如何為北方國家的產業鏈帶來全新選擇,從而促進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管治?南北國家的差異是否應驗了馬克思理論中的階級鬥爭?南方國家的經濟發展也促成了亨廷頓所提出的第三波民主化?

而除著中美歐三強鼎立的國際形勢日漸成熟,傳統國際關係研究所得的東西差距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方與北方國家的經濟發展規模所形成的強烈對比。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Glocal分析】推翻莫拉萊斯,總統重選卻一波三折——詳析玻利維亞政治困局
無論如何,玻利維亞過往一年的政局反映出,不論盲目擁護莫拉萊斯還是盡廢莫拉萊斯的政經發展方針,也不是玻利維亞走出困局之道。其實,不論由誰當選新一任的玻利維亞總統,也需吸納為數不少的反對陣營的民意,方能帶領玻利維亞走出高度對立的局面。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拉丁美洲5G復蘇路漫漫 中國已占先機?
資金、技術和科技落後的中南美洲面對愛立信、諾基亞以及華為爭先恐後地劃分市場,積極提供5G技術資源看似對於國家經濟現代化與發展是一件好事,但是在這樣的境況下,此地區面臨到一個未來潛在的危機。在渴望利用新科技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同時,要怎麼樣如何不過度依賴並淪為科技大國的政治棋子是中南美洲接下來的一大課題。在初期發展可以適當的依賴國外資源,但中南美洲國家的政府應當在發展的路程上開始積極的投入資源,發展自身的科技產業並培育相關人才,如此一來才能在未來達到經濟多元化以及真正的國家永續發展。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信報特約】博爾索納羅佛系抗疫,害己害民
無論如何,目前健康情況尚算穩定的博爾索納羅,顯然寄望康復後力挽狂瀾,拯救國家和自身的政治生命。只是從巴西現時的處境來看,他這兩項任務的難度,都恐將比特朗普那邊的還要艱鉅。
南亞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一帶一路計畫是引發中印邊境衝突的導火線?feat 肺炎疫情對於發展中地區的影響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我們挑選了以下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並以Podcast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在各國的特別案例及中印邊界糾紛發展。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武漢肺炎下的新興市場:積弊已久的阿根廷會成爲債務危機的第一塊骨牌嗎?
新興國家為了解救國民而大幅提升政府花費,「軟性違約」恐怕會成為未來幾個月的熱議題。投資人需妥善協助政府度過疫情後的經濟難關,給予更多寬限、減息,全球才可避免多國倒債、債務市場崩塌而陷入更深的泥沼。對新興市場投資人來說,阿根廷恐怕只是個開端。
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聯合早報特約】疫情、債務、政爭夾擊下的南美新興市場
南美遠離「世界島」 (World-Island),也正好是地球上與東南亞距離最遙遠的地方,但在全球化體系裡,當地產生的蝴蝶效應仍舊不容忽視——其大量出口到各國的鋼鋁、大豆、可可等物產,在疫情肆虐、本國貨幣大幅貶值等狀況下,對國際價格和環球經濟所造成的種種牽動,正是其中一例。而從當地的視角出發,南共市欲與萬里之外的新加坡洽簽自貿協定,則是因為視本地為整個東南亞最堪信賴的國際樞紐,並期盼以此為支點,進軍亞細安市場。兩地未來「後疫情時代」是否能重新擦出火花,甚或在低迷的市況中捕捉到互補雙贏的合作機遇,實在值得繼續觀察。
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七集 不左不右的民粹第三條路:南美連登仔佩隆如何將阿根廷由富國變破產

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的Podcast系列的第七集將講述為何二十世紀初曾是世界前十經濟大國的阿根廷,到這個世紀會徹底落後於澳洲、加拿大等同樣以出口主導的國家,並分析佩隆主義如何成為今日阿根廷經濟的毒瘤。
到底是什麼樣的政治理念,令佩隆主義到今天都還稱霸阿根廷政壇,卻在其他地方默默無名?本集由The Glocal 團隊為大家娓娓道來。

中東/中亞 北美 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國語]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全球政經每月精讀 系列】2020年4月

今個月的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與平時一樣我們挑選了The Economist、Financial Times、Foreign Affairs等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以簡介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如何影響全球各國的經濟及政治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