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

地區研究 歐盟 選舉脈絡
【Yahoo奇摩專欄】德國選舉制度平衡的藝術

民主政治的基本,在於政府廣納最多元化社會上聲音的同時,長久地讓政府反映大多數國民的意願並讓有能之士準確地施政。在這些準則下,觀乎近年縱使在歐債危機中受創,德國卻依舊穩健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德國的選舉和它所產生的政治制度有優越之處。

地區研究 歐盟 選舉脈絡
【Yahoo奇摩專欄】德國大選結果:兩個德國的對峙

今次大選中,極右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在東德的强勢不但點明了統一之後東西德依然存在的隔閡,AfD大選後馬上的分裂亦顯示了這個極右政黨中的溫和派有一定的政治本錢從政黨政治以外去挑動德國的極端化。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Yahoo奇摩專欄】全球政經新常態是零和游戲嗎?
左翼在議政場合繼續缺席的話,必須的分配性政策將繼續被忽視,而最終衹會讓極端保護主義者乘著那些無法借全球化改善生活的人們怒火上台,將戰後建立起來的國際合作,以及貿易帶來的基層人口生活質素提升付諸一炬。
地區研究 歐盟 選舉脈絡
【Yahoo奇摩專欄】後真相政治引發的二元對立:寫在特朗普和英國脫歐之後,義大利公投之前
從特朗普和英國脫歐這些標準的後真相政治運動無法也不願兌現承諾,卻反而更為在經濟上右傾的軌跡可見,將問題本地化只會讓民主制度一步步被越發尖銳和二元化的矛盾以及隨之而來的政治期望“泡沫化” 所腐蝕。在全球化管治的步伐跟上經濟整合的速度之前,已發展國家的政治生態都將會被這些二元化所霸占。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Yahoo奇摩專欄】英國公投脫歐一周年得到什麽?

脫歐造成的經濟惡果漸顯,首相文翠珊的内閣在大選又未如預期比數勝出,被迫顧及到北愛民族統一黨(DUP)和歐盟的矛盾立場,英國本來已經充滿不穩定性的將來,將無可避免地更灰暗。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選舉脈絡
【Yahoo奇摩專欄】法國國會大選焦點:青年就業問題

對於法國這個在歷史上保護主義盛行的國家來説,要走出目前結構性的泥潭,從過時的國家經濟主義抽身是必須的。這一次的國會選舉,雖然外界對於馬克龍有相當的信心,但是民粹的幽靈依然在波旁宮上空徘徊。

北美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Yahoo奇摩專欄】G20之後:貿易自由主義的未來和難題
全球化發展到今日,西方國家不論是美國和歐盟都無法再像讓西方世界如戰後一樣單極影響世界經濟的走向。尤其是在特朗普上任之後,不提越演越烈的俄國醜聞,美國客觀國力的衰退在保護主義所代表的懦弱相映下更加地顯而易見。幸運地,歐盟尚且有負擔起一部分美國放棄了的維護全球經濟體系的責任和能力,但是在越發强勢的中國面前,這種均勢能維持多久呢?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歐盟
【Yahoo奇摩專欄】”歐洲需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後美國霸權時代的歐盟整合

今日的歐盟,正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要繼續依賴美國的庇蔭,還是靠軍事整合更新歐洲一體化進程之間的決擇,正掌握在歐盟領袖的手裏。

地區研究 歐盟 選舉脈絡
【Yahoo奇摩專欄】寫在法國大選之前:民粹熱潮遠遠未過

縱觀這些造成民粹政客當選的途徑,均不外乎招攬草根以及中產階級下層的選民,可見在西方發達國家低端工業所哺育的低技術勞工群體漸漸被發展中國家或者自動化所淘汰,行業生存空間收縮所引起的高失業率以及低工資等等的因素就成爲了推倒傳統建制的動力。

近日巴黎的勞工騷亂,正是這種反建制根源的表徵。如何處理這一種躁動,將不止是一兩届總統,甚至一個國家的職責。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歐盟
【信報特約】「我是誰」答案難找 極端主義易附身
身在法國的穆斯林,不被主流世俗社會接納,受盡歧視,令他們逐漸疏離主流的世俗社會,自成孤立的社群。到最後,他們還是法國人嗎?不少歐洲穆斯林一直在「我是誰」的問題上反覆徘徊。問題根源如羅伊所說,身份認同危機,正是激進主義伊斯蘭化的主要原因,也是對社會現實的控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