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歐盟 非洲
【IFIMES】維也納進程:重振赫爾辛基協議精神與地中海地區 Vienna Process: Reinvigorating the Spirit of Helsinki for Mediterranean
冷戰後,人們普遍認為飽受衝突困擾的地中海地區可以籍歐洲一體化的機遇進入歐洲市場,有利地中海地區的地區安全、經濟發展。然而,這個地中海願景並沒有實現。在「九一一」事件後,地中海地區的安全問題更是受人矚目。儘管如此,歐洲與地中海、地中海與非洲之間的聯繫又是十分緊密,卻都沒有由互相依存的關係變為融合的發展。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非洲
【Yahoo論壇特約】貧乏國家女性身體自主的哀歌:美國的全球發展禁令如何令她們失去就醫機會?
全球禁令關乎的不止是海外援助,更是對女性身體的控制,亦讓我們看見政權對於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對公民社會努力的蔑視。在特朗普在任期間,在美國國內的女性健康組織亦被攻擊,然而仍然堅持開門,為有需要的人提供緊急的援助。小書 Tyranny 其中一章就告誡我們要支持一些好事 (good causes),包括支持公民社會。今日全世界的公民社會都日漸困難,但仍然有不少人站在社會的缺口。全球禁令故事提醒我們的,就是公民社會的脆弱及寶貴。
中東/中亞 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非洲
【地球事圓的】中東新形勢

雖然摩洛哥是阿拉伯國家,但多年來與以色列私下的關係不俗,所以當蘇丹成為第三個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後,有不少分析都認為摩洛哥很快會成為接下來與以色列建交的阿位伯國家。特朗普亦很希望在離任前建立標誌性的外交功績。若他在任內成功推動多些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建交,或可形成骨牌效應。不過,特朗普推動以色列與摩洛哥建交的過程相當急就章,特朗普為左促成摩洛哥同以色列建交,不惜犧牲西撒哈拉的自決權,這令北非的局勢更不穩定。此外,在摩洛哥與以色列建交後,北非另一個阿拉伯國家突尼斯隨即表明沒有興趣與以色列建交,可見短期內要出現以阿關係正常化的骨牌效應有不少阻力。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地區研究 科技發展 非洲
【Vision and Global Trends】South Africa on board: Space as a center of gravity fo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南非作爲非洲主要經濟體之一,通訊、能源、運輸等均是國內的重要經濟支柱,其中礦物開採業務最爲地區帶來豐厚收益。近年,太空事業亦成爲南非經濟的重心發展方向,從2010年起,SANSA(South African National Space Agency)在南非首都豪登省正式成立,組織目的爲通過鞏固南非地區的科技和航天研究能力,為南非人民提供太空運輸服務,並借此豐富產業結構,促進國際航天科研合作。

南亞 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東盟 非洲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八集 從馬克思到亨廷頓:Global South的發展有如預期?

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的Podcast系列的第八集將講述南方國家的新興市場如何為北方國家的產業鏈帶來全新選擇,從而促進全球貿易及供應鏈管治?南北國家的差異是否應驗了馬克思理論中的階級鬥爭?南方國家的經濟發展也促成了亨廷頓所提出的第三波民主化?

而除著中美歐三強鼎立的國際形勢日漸成熟,傳統國際關係研究所得的東西差距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南方與北方國家的經濟發展規模所形成的強烈對比。

南亞 南美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一帶一路計畫是引發中印邊境衝突的導火線?feat 肺炎疫情對於發展中地區的影響

我們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我們挑選了以下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並以Podcast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在各國的特別案例及中印邊界糾紛發展。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非洲
【左右紅藍綠】國際視野:疫情下的非洲

本刊研究員朱啟政早前擔任港台節目《左右紅藍綠》主持。
【朱啟政】雖然對比其他地區的數字,非洲的疫情似乎不太嚴重。但由於非洲國家的政治、社會、經濟結構脆弱,疫情一旦惡化便足以在國際間造成連鎖效應。

中東/中亞 北美 南美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非洲
[國語]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全球政經每月精讀 系列】2020年4月

今個月的全球政經每月精讀系列,與平時一樣我們挑選了The Economist、Financial Times、Foreign Affairs等各大主流政治經濟媒體的精選文章,以簡介形式與各位讀者分享。 本月的文章精讀主題是武漢肺炎如何影響全球各國的經濟及政治局勢。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非洲
【左右紅藍綠】世衛總幹事譚德塞與武漢肺炎疫情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召集人沈旭暉早前擔任 RTHK 香港電台 節目《左右紅藍綠》主持。
【沈旭暉】武漢肺炎在全球爆發,世界衛生組織一反常態,先是嚴重誤判疫情的傳播力度及危機,然後又勸說世界各國不要從中國撤僑,再不斷高度讚揚中國的抗疫工作,令世衛在國際社會公信力大失。

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東亞 非洲
【The Glocal x 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 Podcast 系列】第一集 國家抗疫與國際關係

繼Facebook及Twitter後,The Glocal 正式登陸Youtube,並希望以文字以外的方式向大眾提供更全位的國際政治經濟學分析。我們誠邀各位訂閱The Glocal 的Youtube 頻道,令您更快獲得我們不同節目的最新消息。
我們同時與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合作推出了全新的Podcast系列,第一集將會講述國家抗疫如何牽涉國際關係,同時探討國與國之間怎樣影響抗疫及國際組織有沒有發揮相關作用等的議題。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東盟 非洲
【國際政經點‧線‧面】 非洲與東南亞的崛起

全球化經濟整合的最大要點,是為了最大化國家之間的區域比較優勢,藉由市場調控專業化分工和多元需求為各國各取所需的一個過程。企業正是利用這種進程壯大自身,非洲和東南亞國家的中小企又如何利用科技的優勢?在利用網絡優勢構建跨國物流和產業鏈的時候,這些國家的政策又如何影響這些中小企的發展?

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非洲
【星期日明報特約】再思中非關係-讀Deborah Brautigam的《Will Africa Feed China?》
雖然《Will Africa Feed China?》的成書背景,是源自Brautigam不同意一眾主流媒體對中國在非洲行徑的解讀,但彭博另一篇題為《The Future Is in Africa, and China Knows It》的文章,相信是Brautigam會表示認同的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