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早報特約】從華盛頓角度解構南海之爭
現時中美關係持續惡化,而鑑於現時的衝突許多是源自兩者間的根本性差異——戰略意義、地緣政治、全球霸權與意識形態之爭,而這些均已是單憑什麼經濟利益無法談判解決的事情。可見的是,未來南海軍事局勢只會越發緊張,而雙方對歭、挑釁性行為不斷的同時,意外擦槍走火的機率更是一躍千丈——南海之爭,隨時有演變成軍事衝突的可能。
本刊研究員湯鈞佑早前接受台灣信傳媒訪問。
【湯鈞佑】目前看到俄中關係的表象,多是中國需要俄國當國際盟友,所以用金錢外交的方式買來的,好似「俄中天然氣採購合約」,就是中國以超出付了很多金錢。湯鈞佑因此強調:「儘管俄國從中國獲得了很多好處,但該出賣中國時,也是絕對不會手軟!」
本刊研究員李紫楓早前接受捷克電視台 Česká televize 節目 Události 訪問。
【李紫楓】美國早前派出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與區內盟友在南海舉行聯合軍事演習,此集將會就中美兩國在南海的緊張局勢及相關議題發表意見。
大眾對「烏克蘭危機」一詞的印象,大概就只會引申到克里米亞,卻不會聯想到其他烏克蘭東南部地區(如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的相關問題。因此,在探討如何解決烏克蘭危機前,必先清楚釐清「烏克蘭危機」所指的究竟為何物。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
【郭耀斌】華郵指參議院將夠票通過限制特朗普對伊朗軍事行動。此集將會就擊殺蘇萊馬尼及相關議題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