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歐盟 環境保護
【IFIMES】論歐洲能源及依賴 Of Energy and Dependencies in Europe
氣候變化對於歐洲乃至全球也是個不容忽視的挑戰。就歐洲,一個高度城市化的地區而言,密集的城市設計加上頻繁的經濟活動,使極端天氣及暖化問題變得日益嚴重。有見及此,不少歐洲國家開始由城市入手,緩和相關問題。本文舉出歐洲城市如巴素爾及史特加有關綠化法例的例子,指出城市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角色。在歐盟多層次治理(multilevel governance)的框架下,政府和市民需共同努力,方可緩和迫在眉睫的氣候危機。
出版刊物 國際秩序 環境保護
COP26 添尾彩:中美罕有發表氣候行動聯合宣言,唯政治姿態大於實際
正在英國格拉斯哥 2021 年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26)閉幕前一刻,中國與美國這兩個最大的温室氣體排放國,於 10 日打破外界預期地罕有發表了《中美關於在 21 世紀 20 年代強化氣候行動的格拉斯哥聯合宣言》,共同強調以實現 2015 年《巴黎協定》設下的本世紀末全球升温 1.5 度為目標,承諾建立規管溫室氣體的明確框架與環境標準、加強潔淨能源轉型、提倡產業脫碳與電氣化、打擊非法森林砍伐活動、發展綠能與再生的循環經濟、減少甲烷和二氧化碳排放,並且將就各自的減排計劃的進展彼此交流資訊與共議解決方案。
多媒體訪談 宏觀政經 環境保護
【CIBS】ESG 金融:資本市場可以改變世界嗎?
本刊副總編輯 尹子軒和研究員馮健鏗擔任 RTHK香港電台節目CIBS嘉賓。 近年,許多大型的基金公司和機構投資者都標榜他們的基金產品通過ESG標準,究竟什麽是ESG基金,它的特性如何,一般投資者又如何選擇?通過這些產品,投資者又可以真的“以錢投票”,通過這些基金的影響力去令世界變好嗎?
多媒體訪談 環境保護
【CIBS】印尼棕櫚油精煉所造成環境污染對於印尼發展前景有什麽影響?

【馮嘉誠】在棕櫚油的出產和出口方面,印尼在全球都無出其右。棕櫚油的用途極爲廣泛,由工業到醫療再到食品製作,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然而,棕櫚油的生產本身造成極大的環境破壞問題,導致了許多和印尼有經貿關係的西方發達國家,尤其是歐盟,已經就此作出警告。持續的歇澤而漁,是如何損害印尼在國際間的經貿地位和影響它的發展?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環境保護
【晴朗早晨全餐】 夠鐘上堂: 以巴衝突

本刊研究員郭耀斌早前接受商台節目《晴朗早晨全餐》訪問。

【郭耀斌】由以色列警方武力鎮壓聲援被逼遷巴勒斯坦人的示威開始,到變成以色列軍方與哈馬斯互相開火、各不相讓,以巴衝突再度成為世界的焦點。以巴衝突下,以色列、加沙、哈馬斯、巴勒斯坦關係如何?

多媒體訪談 環境保護
【地球事圓的】話說世界-水資源

【尹子軒/陳希彤】水資源缺乏是國際間面對日益嚴峻的問題,為了獲得乾淨的食水,以及水資源的分配,往往會引起紛爭,例如中國去年底宣佈於雅魯藏布江興建水壩,惹來印度爭議,指會影響印度的水資源。而在爭奪水資源的同時,亦有國家著力於污水回收再用、海水化淡等,透過不同方法,確保水資源的穩定。

國際秩序 專題研討會 環境保護
【IFIMES】北溪二號和跨太平洋合作 Of the North Stream 2 and Trans-Atlantic Esteem, too
自北溪天然气管道1號開通以來,通過能源與能源安全政策的「分門別類」實現相互依存一直是德國的基本原則。在天然氣逐漸消退的時代,能源與政治地緣戰略與地緣經濟相互聯繫的趨勢已經不可忽略,能源聯繫已成為冷戰範式的回聲室。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s 中東/中亞 地區研究 環境保護
【IFIMES】Caspian: Status, Challenges, Prospects:An Analysis into the Legal Classification,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Concerns, Geopolitics and Energy Flow Impact of the Caspian Plateau
Anis H. Bajrektarevic教授和及其他作者們們相信,讀畢,我們再看里海時眼界將不再只局限在其獨特的地形地貌上,而是同時將目光放在里海的社會經濟、政治安全、環境議題之中,形成一場有所裨益的學術交流。
宏觀政經 環境保護
【Yahoo論壇特約】綠色經濟重啟地球 歐盟碳市場堪借鏡
說到底,歐盟的「排放交易體系」當然只是人類氣候馬拉松上的一小步,但其最大意義卻是打破了「環境保護必然犧牲經濟利益」這種長久錯誤迷思,實證出兩者共存互惠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事實上,目前執行「碳市場」的地方不止於歐盟,還有紐西蘭、美國加州、乃至中國局部省份。然而,這對於控制全球升温在1.5度內明顯還是不足夠,必須依賴更多國家、企業、公民積極參與。2021年是人類社會在「世紀疫症」後再出發的新一章,地球難得喘息了一會兒,究竟未來之路會是繼續任由環境惡化以致危及下一代,抑或仿傚歐盟般在環保和經濟上取得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呢?
多媒體訪談 環境保護
【地球事圓的】話說世界 – 動物外交與保育

【尹子軒/關仲然】動物不只是環境議題,更是社會、生活、國際議題。在動物擔任外交大使,成為國家軟實力的同時,動物的權益也備受關注。

專題研討會 環境保護
採訪手記:從《巴黎協定》到2030年 ——「後疫症時代」再出發
正正是這份信心,為五年前的《巴黎協定》精神增添著生命力;「從巴黎到2030年」國際峰會雖然落幕,人類在氣候行動上再出發,卻不過是剛剛開展。
國際秩序 專題研討會 環境保護
國際虛擬島嶼峰會召開 群策群力應對人類命運

綜觀這次「國際虛擬島嶼峰會」的記者招待會,全球愈130家媒體均有委派代表出席,足以反映島國發展、尤其在氣候環境議題上,依然深受國際社會關注。祝願為期七日的交流活動能順利舉行,集合世界各地、跨界別的大智慧,為人類的共同命運肩負起我們的時代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