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研究 宏觀政經 東亞 歐盟

【鍾樂偉專欄】柏林圍牆旁的兩韓統一亭

東西德統一以後,國際間經常以此,作為案例研究南北韓是否擁有同樣再次統一的可能。理性層面考慮,兩韓今天在政治制度、經濟實力與社會文化各方面,都有比當年兩德統一時更難以跨越的距離。試想像兩個截然不同,在敵我矛盾對峙局面下,相隔生活了數十年,並且信念完全不一樣的人,忽然要他們摒棄所有,擁抱在同一屋簷下,已經不簡單。現在,更是要龐大地組織著兩個上千萬人口的國家,重新建立統一的國家,實在談何容易。

 

近日歐遊至德國首都柏林,每當一想到這個歐洲城市,第一瞬間聯想到的事,想必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前東西德統一的歷史片段。1989 年年底,當年大批東德市民不理會政府的勸阻,依然勇敢地走上街頭,爭取擁有自由出入境的基本權利。結果,面對著大勢已去的一片共產政權倒台的新浪潮直捲全球,東德政府最終亦迫不得已地放棄極權統治,讓東西德分離數十年的群眾,重新獲得團聚的自由,達成了兩德統一的歷史壯舉。

雖然兩德統一,迄今已是接近三十年前發生的往事,但舊事並不代表德國人已把這場歷史教訓,忘記得一乾二淨。反而,不分是東德還是西德,整體德國政府以至民間社會,都繼續把這段曾經因冷戰氛圍而讓德國人分為東西之分的民族創傷,珍而重之地保留著,更歷久常新地希望把這份昔日的浪漫激情,傳給下一代,以至世界各地仍然不幸地,因政局而被迫陷入同民族分裂的群眾之中,讓他們也可以藉兩德統一的能量,獲得啟迪。

東西德與南北韓雖然有著類似的歷史命運,但南北韓不能與東西德一同達成重新統一的任務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同樣在冷戰時代被分裂成為兩個國家,東西德與南北韓雖然有著類似的歷史命運,但可幸的是兩德能夠藉東歐共產陣營崩塌的關鍵之際,達成重新統一的任務。南北韓卻未能趕上同樣,屬於那個時代最後一班駛往統一歷史的列車,至今為止仍然分庭抗禮,朝鮮半島之內延續了冷戰的格局。

東西德統一以後,國際間經常以此,作為案例研究南北韓是否擁有同樣再次統一的可能。理性層面考慮,兩韓今天在政治制度、經濟實力與社會文化各方面,都有比當年兩德統一時更難以跨越的距離。試想像兩個截然不同,在敵我矛盾對峙局面下,相隔生活了數十年,並且信念完全不一樣的人,忽然要他們摒棄所有,擁抱在同一屋簷下,已經不簡單。現在,更是要龐大地組織著兩個上千萬人口的國家,重新建立統一的國家,實在談何容易。

但情感上,本是同根生的兩韓人民,任憑再多再深厚的政治現實矛盾,骨子裡畢竟兩地人民,都是流著相同宗族的血源。無論如何,能夠擺脫分裂的宿命,重新建立統一之地,讓分隔數十載的民眾,得以再次聚首一堂,以解歷史的鬱結,亦是無可厚非在感情上有它超越金錢價值的地方。

柏林圍牆邊界線上的「統一亭」簡介牌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adrotate group=”3″]

因而,在曾經分裂成東西柏林的柏林圍牆之處,早年前韓國駐當地的大使館,便在這象徵著從分裂走進統一的邊界線上,建造了一座充滿著朝鮮半島風格的「統一亭」,借此來喻意反省,兩德人民昔日都可以摒除紛爭,以友愛之情達成再一次的統一,為何兩韓人民不能借此情懷,來完成統一的歷史期許?

這座位於 postdamer platz 旁的兩韓「統一亭」,旁邊就是柏林圍牆的遺址,他朝有一天若大家有意到柏林遊覽,不妨來到這裡,望著兩座建築物,思想統一的意義所在。

 

(作者鍾樂偉)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柏林有間北韓擁有的酒店?

河内峰會縱破局 金正恩游刃有餘

失去尊嚴的韓國高齡化社會

越南,也大吹韓流文化之風?

大西洋同盟的終曲?美國正將德國徹底推向歐洲

德國選舉制度平衡的藝術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