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研究 歐盟 選舉脈絡

【明報特約】意大利大選:民粹大話骰

Italy Election

實際上,從意大利本身政治傳統以及經濟體質來看,無論哪一個組合最後成功組閣入住羅馬,意大利在歐盟整合路途上的角色變化都不大,歐洲議題對於不論傳統上還是近代的羅馬政府來説都不過是本土議題的延伸,意大利缺乏領導布魯塞爾的意欲和顛覆歐洲整合的能力。這一次的選舉,不過是延續了意大利在歐洲議題上和議者的身份而已。
在兩個民粹政黨聯盟黨(Lega Nord) 和五星運動各自都宣佈自己勝出了這次混亂的大選,傳統政黨民主黨以及自以爲能成爲右派聯盟造王者,前首相貝魯斯科尼所領導的意大利前進黨 (Forza Italia)雙雙表現疲弱的情況下,這一次的意大利大選,看似是疑歐派的大勝。但是,實際上,從意大利本身政治傳統以及經濟體質來看,無論哪一個組合最後成功組閣入住羅馬,意大利在歐盟整合路途上的角色變化都不大—-雖然未卸任的首相Gentiloni 對於歐盟執委會去年年末所提倡的歐元區經濟管治改革支持有加,但是歐洲議題對於不論傳統上還是近代的羅馬政府來説都不過是本土議題的延伸,意大利缺乏領導布魯塞爾的意欲和顛覆歐洲整合的能力。這一次的選舉,不過是延續了意大利在歐洲議題上和議者的身份而已。

[adrotate group=”3″]

疑歐,但不脫歐

Populism in Italy
民粹政黨對歐元態度的軟化,選舉前已經出現(來源:Wikipedia)

這一次的大選結果多少有些耐人尋味:依照選舉結果,得票總數最多的黨派依順序為五星運動,民主黨,意大利聯盟黨,然後是意大利前進黨和意大利兄弟會;比起選前的預測,一舉成爲議會最大黨的五星運動表現固然突出,但是意大利聯盟黨出乎意料地獲得比同盟的意大利前進黨更多的票數,讓這一次的大選成爲了三方混戰的僵局。意大利1948年二戰結束後訂立的議會規則定明,任何組閣都必須經過衆議院和參議院過半數通過方可以入主羅馬,而不論是五星運動(32%左右)還是右派聯盟(聯盟黨18%+前進黨14%+意大利兄弟會4%,合共36%左右),均無法單獨執政。這個獨特的議會立法系統原本的作用在於防止另一個墨索里尼的出現,現在亦再次作爲制衡民粹運動的障壁。在這麽一個體制下,反建制黨派要成爲執政黨必需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一部分主流的立場方可以獲得足夠支持。雖然民粹政黨的死硬派支持者可能對於歐元的重要性不以爲然,但是明顯地普遍意大利選民對於自己以歐元定價的資產—-比如說退休金—-的重視,重要性遠排在“讓建制政黨倒臺”的革命情懷之上。而這一種因應中間選民需要,民粹政黨對歐元態度的軟化,選舉前已經出現:一直以反歐羅為旗幟的五星運動,早早在一月已經公開由黨魁迪馬約聲明意大利“已經過了離開歐元區的時機”,意大利聯盟黨黨魁薩而維尼(Matteo Salvini) 不但在右派聯盟中影響力會被親歐元的貝盧斯科尼中和,除了激烈的反移民言論以外對於是否脫離歐元區亦含糊其辭。在無論是曾經被視爲意大利馬克龍的倫齊,還是可以説是民粹主義者先驅的貝盧斯科尼,都不乏以攻擊歐盟討好選民的往績來看,歐洲議題在意大利,終歸是一個稻草人而已;意大利人的政治主旋律始終在於本土問題上,這次的選舉結果,實際象徵的是代表意大利南方(五星聯盟)和北方(聯盟黨)民粹力量對於建制政黨以及技術官僚政府的反抗。

[adrotate group=”3″]

意大利羸弱的政經結構未變

Italy in EU
意大利的選舉結果對歐盟未來的發展方針並未構成重大影響(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大選造成的僵局有幾個可能的拆解方法;但是無論哪一個結果,在脫歐和大規模改革均不是選項的情況下,意大利繼續在公共財政問題上掙扎的概率居多,不一定有餘力去串聯其他歐元區國家挑戰法德的改革。目前五星運動和聯盟黨都認爲自己是選舉的勝利者,和對方組内閣成數不大,倒是得票第三的民主黨在原本極力反對和任何反建制黨派組聯合政府的倫齊宣佈辭任黨魁之後,有機會和五星運動結盟。在如此混亂的局勢下,當然,意大利總統行駛特權委任一個僅有草擬年度預算以及改寫選舉法再次舉行大選的内閣也是一途。内閣權力爭得熾熱,但是卻並無一個領銜的政黨提出過任何有效地改善意大利高公共債務,銀行系統呆壞賬率高,政府赤字等問題的建議;給予選民的空中樓閣倒是不少,比如說五星運動聲稱要落實全民基本收入,爲每位市民爭取每月780歐元作爲福利的一部分,貝盧斯科尼領銜的意大利力量黨當然也不為人後地向選民承諾每人每月一千歐元的基本收入,力量黨的盟友聯盟黨的薩而維尼,則是貝老承諾發展僅讓游客和國際貿易使用歐元,然後發行可控性更高的“平行貨幣”計劃的支持者。除了這些幾近空想的政策之外,實際上所有的政黨在公共財政上新意都欠奉;不過是以更多的公共債務,更大的政府赤字去派糖取悅選民罷了。真正有助意大利羸弱的經濟根基比如改善低效的行政部門以及將過多的小型銀行合并以增加抗壓性等等的措施基本上完全消失在這次大選中。有這樣的一個統治階層,根本無法改變意大利經濟繼續大幅落後於北歐國家,延續依賴舉債度日,在危機再臨時又回到選出技術官僚政府救亡的怪圈。對於這樣的一個意大利來説,歐盟執委會去年末發佈的最新改革方案可以說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計劃不但包括一個附帶條件的歐洲共同穩定基金以作危機時備用借貸,更有將歐盟現有為相對窮困地區的援助資金方案改革,成爲鼓勵改革的獎勵系統等的政策。至少在歐盟的角度來説,金融危機後十年以來,布魯塞爾已經基本放棄期待歐元區,尤其是南歐政客改革自身去穩定財政;反正,有法德兩國的支持,歐盟已經具有足夠的權力去進行有限度的改革,而這一次的意大利大選,對於改革的路途影響最多是拖累脚步,而不能改變方向。

(原文刊於明報,作者尹子軒)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後真相政治引發的二元對立:寫在特朗普和英國脫歐之後,義大利公投之前

兩黨承諾如食生菜

寫在法國大選之前:民粹熱潮遠遠未過

對賭布魯塞爾:英國脫歐的半輸棋局

肆無忌憚的土耳其,無牌可出的歐盟,與新普世主義的可能

”歐洲需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後美國霸權時代的歐盟整合

How Anti-Vaxxers Could Help Decide Italy’s Election

Italy election: hung parliament on cards as populists surge – as it happened

向你的朋友分享這篇文章吧!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