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秩序 專題研討會 環境保護

國際虛擬島嶼峰會召開 群策群力應對人類命運

由 Island Innovation策劃,萊克朗能源企業、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等21所機構贊助,為期一週的「國際島嶼峰會2020」於九月七日正式揭幕,因應疫情關係,今年活動首次全方位移師網上舉行,可謂對實踐「零碳排」邁進一步。去年峰會累計參與人數約 4000,今年改以虛擬方式進行,接觸面將會更廣,涵蓋愈500座島嶼、10,000多名遍及全球每角落的島民,並且完全免費開放給世界各地的人士,只需簡單註冊即可參與其中。活動旨在建立連接島嶼內外的系統平台,在關懷島國成長的框架下,共同討論疫症大流行後小島經濟復甦、旅遊業、能源供需、氣候變化、教育制度、民主進程、交通基建等可持續發展議題,積極發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精神。

 

一連七日的峰會合共30多個環節,主題演講者超過150位,重量級人物包括斐濟總理、圭亞那總統、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總理,以及一眾決策者、企業家、專家學者和非政府組織領導人。峰會最重要的元素是讓每一位參加者無拘束地分享自己觀點、看法和意見,透過交流經驗,才能集思廣益、互相學習、共建應對人類前景的良方。固此,由下而上的政策倡議和集體行動是這次活動的關鍵目標。

 

在九月七日的記者招待會中,活動總監、島嶼研究碩士James Ellsmoor表示:「我們啟動了虛擬島嶼峰會,是以鼓勵都市人多點留意和關懷那些看似遙遠且通常被遺忘的島嶼,因為她們雖然在地理上跟我們存在距離,實際上卻在很多共同議題中跟你我密不可分。」當被問及在「後疫症時代」保護主義的區域化主旋律中,如何確保有心的民間力量不會受制於緊張、甚至對立的國際關係,從而有效發揮下而上的協同作用,James坦言全球合作的前景難免充滿波折,但他有信心視象會議、遙距組織這一類有利突破地緣限制的操作,在可見將來會成為「新常態」,教政府更難壟斷權力,說不定國際合作會以新型式呈現。「遭逢大流行的衝擊,也進一步印證了籌辦虛擬峰會的想法。我們今年逼不得已要使用數位科技來交流,但同時,如此機會想必將會遠遠超出鎖定範圍,讓世界上更多持份者得以參與、群策群力,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出席記者會的嘉賓還有貝里斯駐聯合國常任代表暨「小島嶼國家聯盟」主席 H.E. Lois Michele Young大使、「萊克朗企業」行政總裁 Anil Srivastava先生以及愛德華王子島大學「島嶼研究中心」Laurie Brinklow 博士。Young大使強調倘要落實《巴黎協定》中的全球攝氏1.5度限温目標、達至世界可持續發展,便遠遠不能單靠政府,必須各界別、全民參與,從生活細節中做起。島國多為發展中國家,本身對氣候變遷的影響(如温室氣體排放)責任最小,可惜她們卻往往承受著海平面上升等首當其衝的惡果。Young 明言疫情「只會令事件更加複雜」,故她倡議國際社會不應著眼於政治操作,宜加強對島國提供財政優惠政策,並儘快實施「旅遊氣泡」(“Travel Bubbles”) 協助小島重啟經濟,畢竟「她們亟欲一套新馬歇爾計劃 (New Marshall Plan)」。

 

同場的「島嶼研究中心」Laurie Brinklow博士則欣喜相較1992年國際首次主辦島嶼相關的會議,今時今日大眾對島國發展的認知已大大提高。她寄語傳媒朋友和所有參加者不止要「看在島嶼上」,更加應當「立在島嶼上與他們並肩同行」,因此是次峰會正正充滿著人文關懷和思想交流的意義。對於國際局勢不穩會否窒礙全球合作的果效,Brinklow博士抱持樂觀態度,她認為在科技的幫助下,例如區塊鏈技術和虛擬加密貨幣的應用,會為未來造就更多可能。她另外期盼島國研究能夠成為一門顯學、讓每個家庭也感受到這道題目是再貼身不過的事。另一位嘉賓、「萊克朗企業」行政總裁 Anil Srivastava先生從島國的基楚建設著手,認為除了源頭減少碳排放等長遠政策外,小島的當務之急是應對眼前惡劣的氣候環境,因此透過國際組織、跨國企業協助興建具「環境適應功能」的基建,包括可再生能源發電廠,乃是不可或缺的命題。

 

活動香港區大使 Sharyn Yau對峰會和未來前景充滿盼望,「是次國際聚會為島民重新思考其作為海洋大國群的一份子、而非自成一格的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 這樣的身份定位構想,注入了活力。相信來自『地球村』每個角落的成員,絕對有能力跨越疆界而團結合作,共同前瞻努力下海洋再生、氣候變化壓力紓緩、你我分享著豐盈成果的未來。世界各地的島民很值得把握這次峰會以及將來的每項契機,與國際社會群策群力,包括把Covid-19如此災害扭轉成機遇,準備迎接更美好的時代。」

 

綜觀這次「國際虛擬島嶼峰會」的記者招待會,全球愈130家媒體均有委派代表出席,足以反映島國發展、尤其在氣候環境議題上,依然深受國際社會關注。祝願為期七日的交流活動能順利舉行,集合世界各地、跨界別的大智慧,為人類的共同命運肩負起我們的時代責任。

 

如欲瞭解更多峰會資訊,可參閱以下網站:https://islands.pathable.co

(本文作者為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文俊偉)

 

 

精選峰會主題及演講嘉賓名單(英文):

 

九月七日

峰會前簡介

 

九月八日

歡迎辭

 

 

九月九日

全體會議:島嶼合作與籌劃未來

 

九月十日

島與島解決方案:庫拉索的科技主導企業

 

九月十一日

島國領袖應對 COVID-19 政治圓桌

 

九月十二日

脫歐之後:英國海外領地的內外挑戰

 

九月十三日

下一代島國領袖

 

九月十四日

閉幕禮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抗疫凸顯集體行動局限 氣候暖化勢成下一波全球攬炒

COP24: 民粹風强烈 碳排放不絕

歐盟氣候法草案雖值嘉許仍缺乏約束力

歐盟能源轉型必須“過三關” 發展平衡,經濟體系改革,公民社會缺一不可

氣候為金融體制帶來風險 央行處理氣候變遷理所當然

歐洲天氣反常 全球治理舉步為艱

如你對本文章有任何看法或有其他國際政治經濟學題目想與我們團隊探討,歡迎電郵至 editor@theglocalhk.com
The Glocal 盡力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及最新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