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瑞典電子音樂製作人Avicii(原名Tim Bergling)在4月20日於阿曼旅遊時自殺驟逝,終年28歲。他短暫的一生中成就非凡:年僅23歲時已被權威電音雜誌DJ MAG選為世界三大DJ之一;所著的名曲如《Levels》、《Wake Me Up》長期高踞各國音樂排行榜;更曾多次奪得世界性音樂殊榮,包括全美音樂大獎、世界音樂大獎、Billboard音樂大獎等。
著名瑞典電子音樂製作人Avicii(原名Tim Bergling)在4月20日於阿曼旅遊時自殺驟逝,終年28歲。他短暫的一生中成就非凡:年僅23歲時已被權威電音雜誌DJ MAG選為世界三大DJ之一;所著的名曲如《Levels》、《Wake Me Up》長期高踞各國音樂排行榜;更曾多次奪得世界性音樂殊榮,包括全美音樂大獎、世界音樂大獎、Billboard音樂大獎等。
在他辭世的消息後,致意之聲響遍了全球,Avicii的祖國更是舉國哀悼。在他的出生地首都斯德哥爾摩有眾多悼念集會,亦有教堂以鐘聲奏起他的樂曲。瑞典首相勒夫文(Stefan Löfven)在Facebook 上致悼詞時形容Avicii是「現代瑞典最重要的音樂人之一」。作為曾在皇室婚禮中擔任DJ的音樂人,Avicii絕對是瑞典軟實力的象徵。但他的成功其實並非單一特例。

去年由官方機構「瑞典研究所」(Swedish Institute)所著的研究中指出以國民生產總值計算,瑞典的流行音樂工業市場是繼美英之後全球第三大 ,年逾8億美元,並以約6%年增長上昇。由瑞典人所製作的歌曲長期活躍於各地樂壇。如在2014年時,有約25%的美國Billboard流行榜榜首歌是由瑞典國民所作。作為一個只有約一千萬人的小國,瑞典以「文化輸出」實力而自豪。由1997年開始,當地政府每年都頒發「音樂出口大獎」(Music Export Prize)以表揚有貢獻的音樂人。曾獲頒的有為人熟悉的ABBA,Swedish House Mafia,當然還有Avicii。
此研究亦指出眾多促成因素,當中包括公營的音樂學院、資訊科技的發展、政府每年約1.1億美元的推廣援助金等。縱然這些因素或者不可或缺,瑞典流行音樂工業的並非單靠政府積極推動而成功。當地的地緣政治及經濟環境其實埋下了契機,尤其重要的有瑞典於兩次世界大戰中的定位 ,和90年代初的經濟蕭條。
[adrotate group=”3″]
大戰中立國 作為戰後「文化交流」的窗口
瑞典於兩次世界大戰中都以中立國姿態避過了戰火 ,於是經濟與基建設施都得以保存。大戰結束後,瑞典社會瀰漫著濃厚的樂觀和享樂主義,對文娛活動的需求大量增加。與此同時,大戰的結果令瑞典大眾原來對歐陸德語系國家的喜愛轉向至戰勝國,尤其美英兩國。為應付國民的音樂需要和謀利,私營的「人民公園」(Folkets Parker)和「人民建築」(Folkets Hus)都於戰後促進各國「文化交流」作號召,積極引進各地流行音樂表演。
因怕影響本地音樂人生計,「瑞典音樂人工會」(Swedish Musicians’ Union)於50年代起要求外國樂手演出時需加插本地樂手。差不多同樣時候,左傾的「社會民主工人黨」(Social Democratic Workers’ Party)政府亦以「文化交流」為由限制外國樂手演出比例,以保障國民生計和音樂風韻。雖然實為保護主義,這些措施都為政府與流行音樂業的關係及本地與外國音樂交流埋下健全基石。
[adrotate group=”3″]
由「文化交流」至「文化輸出」 經濟蕭條促使音樂對外發展
ABBA於70年代末的流行並沒有立即使音樂業對外發展。左翼政府繼續維持保護政策。時至90年代初,瑞典房地產市場泡沫爆泡引發了數年的經濟蕭條。經濟不景令戰後長期掌控議會的左翼社民黨於91年大選中被右翼政黨所組成的聯合政府所取代。由於瑞典克朗持續眨值,新政府側重出口業以賺取外匯。其中流行音樂業起了「文化輸出」的關鍵作用。

於1993年,瑞典文化部和眾音樂人及唱片業工會組成了獨立機構「瑞典音樂出口辦」(Export Music Sweden)。顧名思義,這辦事處致力於協助本地音樂人對外發展,並以美國市場為主要目標。多年來的「文化交流」亦令瑞典音樂人熟知美國市場口味。樂隊Ace of Base於同年派台的《The Signs》在美國引起的熱潮正是例子。其製作人Max Martin的名字長期出現於Billboard排行榜至今,亦象徵了瑞典政府一直沿用的「文化輸出」政策。
多年以來,流行音樂業已成為瑞典的驕傲。作為「文化輸出」的代表,Avicii的傳奇除了自身努力和天賦外,同時都嵌在歷史的脈絡中。在惋惜他的離去時,樂迷如我亦當憧憬著瑞典繼續為世界所帶來音樂。
(原文刊於星期日明報,作者張德裕)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歐洲需要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後美國霸權時代的歐盟整合
Why Is Sweden So Good at Pop Music?
How Sweden became a pop music power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