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中亞 國際秩序 地區研究 多媒體訪談

十萬八千里 – 伊朗大選

楊庭輝進一步解釋指,伊朗重返談判桌某程度是得到哈梅內伊的同意,拜登想重返伊朗核協議亦是路人皆知的事。不過,談判的兩大障礙,是伊朗擔心美方再一次不守承諾,以及拜登若無法令伊朗作進一步妥協,會被視作在外交上軟弱無力。伊朗近年發展核武和在鄰近地區擴建什葉派民兵的速度,使美國和其中東盟友愈趨擔心區域性安全的問題。拜登受到不少壓力要逼使伊朗進一步妥協,而非單單重返一個作用已不大的舊有協議。

 

本刊研究員楊庭輝早前接受 RTHK 香港電台節目《十萬八千里》訪問評論萊希當選伊朗總統。

 

楊庭輝提及到,伊朗大權多年來也是掌握在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手上。雖然2013年轉投溫和派的魯哈尼連續當選兩屆伊朗總統,但這只表示哈梅內伊作了短暫性的讓步,不足以反映他有真正下放權力。

 

楊庭輝認為,在上屆伊朗總統選舉中,哈梅內伊已希望由自己一手扶植的萊希當選,由他在選舉前一年便安排萊希擔任拉扎維聖陵基金會主席便可見一斑。雖然萊希在上屆選舉落敗,但其後在2019年又被安排擔當司法總監一職。這個職位既有助他借職務之便剷除異己,亦可藉反貪腐的名義建立在強硬保守派陣營中的威望。

 

楊庭輝又表示,當特朗普上場令美國不再承諾伊朗核協議後,哈梅內伊很快已收回稍為下放的權力。魯哈尼在權力核心被邊緣化,欲推動國內改革得不到很大的支持。伊朗經濟亦因美國重啟制裁而再次疲弱,加上伊朗去年防疫不力,所以魯哈尼的政治資料已被清空。

 

楊庭輝強調,伊朗總統選舉多年來都係由憲法監護委員會重重篩選的前提下出下舉行,今屆正式投票前,外界已知道篤定由強硬保守派的萊希勝選,原因是改革派最屬意的兩大候選人都從名單之中被剔除。外界關注的焦點,是伊朗選舉的投票率會否因有人呼籲杯葛選舉而大幅度插水。雖然最後的投票率略高於選前預計,有約48%,但仍較上屆的約73%低得多。

 

楊庭輝補充指,萊希一直以來的策略主要僅是鞏固強硬保守派的支持。除非萊希當選後能夠帶領伊朗走出疫情危機或刺激伊朗經濟復甦,否則他要得到伊朗民眾廣泛的信任難度很大。

 

當被問及由強硬保守派的萊希當選伊朗總統會否窒礙美伊近月的核問題談判進展時,楊庭輝回應指,雖然美國表示無意跟萊希會談,伊朗強硬保守派也一直強調沒有任何妥協的空間,但雙方在數個月前已得悉很大機會會出現近日的伊朗選舉結果,卻仍然由4月開始重新展開談判,所以不可以抹煞繼續談判的可能性。

 

楊庭輝進一步解釋指,伊朗重返談判桌某程度是得到哈梅內伊的同意,拜登想重返伊朗核協議亦是路人皆知的事。不過,談判的兩大障礙,是伊朗擔心美方再一次不守承諾,以及拜登若無法令伊朗作進一步妥協,會被視作在外交上軟弱無力。伊朗近年發展核武和在鄰近地區擴建什葉派民兵的速度,使美國和其中東盟友愈趨擔心區域性安全的問題。拜登受到不少壓力要逼使伊朗進一步妥協,而非單單重返一個作用已不大的舊有協議。

 

楊庭輝稱,哈梅內伊希望是次核問題談判的風險和責任由溫和派的魯哈尼承擔,如達成任何成果則由重新抬頭的強硬保守派享受。楊庭輝預料,萊希現階段在核協議談判上不會有任何直接參與的角色,但他的當選可以起到一種警示作用。若美國不盡快重返核協議,伊朗在萊希上場可變得更為強硬。伊朗對美國的心理戰能否湊效,則須留待觀察。

 

 

詳見: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World_in_a_Nutshell

 

楊庭輝認為,在上屆伊朗總統選舉中,哈梅內伊已希望由自己一手扶植的萊希當選,由他在選舉前一年便安排萊希擔任拉扎維聖陵基金會主席便可見一斑。(圖片來源: Wikimedia Commons)

 

 

假如對以上有興趣,你可能會希望知道更多:

內塔尼亞胡空襲加沙保權力

美國出兵、撤軍俱陷兩難

伊朗擁核幾成定局

美重返伊朗核協議利弊參半

王毅訪伊朗 撒幣三萬億 華拉攏中東挑戰民主世界

美式制裁收效不似預期:委內瑞拉和伊朗案例分析

 

The Glocal 和香港國際問題研究所學者合作為華文圈讀者帶來深入的國際政經評論。喜歡我們的話請向我們捐款並多多支持!你的支持是我們做得更好的動力: https://liker.land/glocal_hk/civic
如有垂詢,歡迎FB私信或電郵至editor@theglocalhk.co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